【解说
每天清晨,85岁的马守君老先生,都会端坐书桌旁,聚精会神地书写《了凡四训》,数十年如一日。
【同期声马守君之子马志国
我父亲特别喜爱《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明代宝坻知县袁黄写的一本家训,父亲从小就用来教
袁了凡静坐要诀
摘要:
当下静坐之书繁多,或以禅道之言阐述,或以瑜伽之法修持,事实上早在宋、明时期,静坐已是很多读书人的必修功课。
宋代大儒朱熹提倡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明代大儒王阳明将静坐作为致良知的抓手。
明代高攀龙有诗云:静坐
了凡介绍|袁黄真有其人吗?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
袁了凡(1533-1606),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二年(西元1533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西元1606年),本名袁黄,字坤仪;出生在嘉善
出自《了凡四训》的名言警句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袁了凡 《了凡四训》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
——袁了凡 《了凡四训》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
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学员:请问师父,袁了凡他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师父:对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就是,它是这样的:第六意识的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果然可以改变有限的命运,但是绝大部分都不能改。比如说你一个女众,你有本事修修到
了凡:命运改造在自己手中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某年某月某日可考中秀才,某年某日可做县官,俸禄多少。某年某日
大善大恶超出数外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某年某月某日可考中秀才,某年某日可作县官,俸录多少。某年某
净空法师:了凡四训大意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研究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这篇文章从明末一直流传到现在将近四百年,其价值几乎等于经典。佛经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真理。真理永恒不变,超越时空。此四篇文章亦如此。浅者
《了凡四训》读后感
研讀過《了凡四訓》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來訓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據史料記載,袁了凡先生與佛教淵源甚深,且與當時著名高僧雲谷禪師交情頗深。他在
袁了凡与嘉兴藏
《嘉兴藏》是明末清初民间募刻的一部大藏经,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经。嘉善人袁了凡是最早的倡刻者和积极策划者,他首先提出用方形线装本刻印,为《嘉兴藏》的刊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了凡(1533-160
研读《了凡四训》感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
《了凡四训》故事简介
袁了凡先生访高僧云谷禅师於栖霞山中,并对坐一室。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对坐三昼三夜心中末动一念。云谷禅师异之,问了凡先生何以如是的因由。了凡先生对曰:我的命运已被孔先生算定,而且事事皆准,无出其右者,故此,在人生中,再
了凡四训精解——袁了凡居士略传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黄,字坤仪;江苏省吴江县人。年轻 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殳的人家;因此,在嘉善县得了公费做县里的公读生。他于明穆宗隆庆四年(西元一五七○年),在乡里中了举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考上进士,
《了凡四训》新解序
序 一
明末袁了凡先生著有家训四篇流传于世,移风易俗、改善人心。《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两篇正合佛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旨,兼以《谦德之效》终成《立命之学》。观其行履,幼承母教,长从师劝,读书进学而以仕途宿命以
感悟《了凡四训》,大荐之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精华所得。
开头所以先谈立命之学,是为了勉励世人奋发向上,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气数,虽由前生造因而定,但命运的好坏,却随着此生心性之状态而改变,因此以立命之说开宗明
《了凡四训》之命运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
了凡:改造命运的样板
袁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样板,求富贵得富贵,求子得子,唯一的方法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利益他人,不能损害他人。也就是勇猛并且持久积德行善。
了凡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35岁开始改,得的果报都很殊胜。
了凡四训序言
袁了凡先生诫子文四篇,乃奉行感应篇功过格之骨髓,其首曰‘立命之学’。盖数虽前定,命可转移。勉人奋发,毋甘暴弃。故首之以立命,先开其端绪。凡人之不肯迁善者,皆自以为无过也。夫不止恶而行善,如注水于漏器,但见
如何把了凡四训落实到生活中
今天,我在这里讲演的是《如何把了凡四训落实到生活中》。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因为很多人包括学佛人,认为《了凡四训》很简单,不就是讲袁了凡先生的一生吗?了凡先生也是一个凡人,他的书有什么好读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