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来历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牛郎古谓牵牛。牵牛和织女都是星名。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牵牛和织女就被放在一起描写:“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跂彼牵牛,不以服箱。”到西汉时,以牵牛和织女相配的艺术造型已经出现。汉武帝刘彻命人于京都长安开凿昆明池,并于池的两侧摆放牵牛、织女石像。如班固《西都赋》载:“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张衡《西京赋》曰:“乃有昆明灵沼,……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汉代《古诗十九首》有诗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可见,以牛郎、织女为主角的凄美爱情故事,在西汉时已经形成。及至东汉,牛郎、织女故事中出现了七月七鹊桥相会的情节。东汉应劭《风俗通仪》曰:“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汉末曹植《洛神赋》曰:“叹匏瓜之无匹矣,咏牵牛之独处”;《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从我国考古发掘的汉画像石中,牛郎、织女更被作为常用的题材。
从以上史料分析,至迟在东汉时期,七夕节风俗已经形成。在七夕之夜,妇女们不仅争出家门观赏“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鹊桥之会”,而且还要祭拜牛郎织女星,乞愿七巧。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日:“七月七日,……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耀五色,以为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西京杂记》也载日:“汉彩女常于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至魏晋南北朝时,牛郎织女传说已与七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们都以牛郎为勤劳能干的代表,织女是心灵手巧的代表,七夕节的所有习俗都与牛郎织女有关。并且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如果简文的《七夕穿针诗》:“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刘遵的《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喜珠应巧的乞巧方式。如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以为符应。”另外汉时的七夕晒衣,晒书风俗到巍晋时期已经非常兴盛。据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七月七日人人晒书,有一个名叫郝隆的人,他看不惯这人人晒书的做法,于是独自一个人袒胸露乳地跑到太阳底下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巍时被誉为“竹林七贤”的阮咸因看不起人家晒衣耀富的行为,于七月七日在邻居把光彩夺目的绫罗绸缎都晒出来以后,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了一件破旧衣服立着,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煞了富人的风景。
隋唐时期七夕风俗基本沿袭了旧时传统,但其内容更为丰富。穿针乞巧的针孔已有五孔、七孔、九孔等,并且还有了蛛丝卜巧的习俗。据五代时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说:“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冯赞《云仙杂记》诗日“洛阳人家乞巧,使蜘蛛结万字。”杜甫《牵牛织女》诗日:“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之问《七夕》诗曰“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棱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另外隋唐时,七夕节民间有此日祈子之俗,(隋杜台卿撰《玉烛宝典》对此有所记载);宫府作坊的织工要于此日祭机杼。
宋元时期,七夕活动丰富多彩。宋代民间崇尚果实、茜鸡(以茜草熬鸡)和磨碣乐。“磨碣乐”其名来源于音译梵语。磨碣乐原是佛教中的一位神灵,六岁出家,是一位童佛。宋人以此制成一种婴儿幼童形象的土偶泥人、蜡像和进贡皇帝用的金偶,用于祭祀牛郎星和织女星,兼具乞巧宜男之涵义。民间许多小孩儿还手执荷叶,装扮成磨碣乐的样子。另外,七夕的时节玩物尚有黄蜡铸就的牛郎、织女人物像,以及危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缕,“浮水为戏”称“水上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另有用油、面、糖、蜜作成“笑靥儿”的果实。还有用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起,称为“种生”,含有企盼新的生命,求子求福的意思。
元代还有张挂鹊桥图的习俗。如元人杜仁杰散曲《商调集贤宾·七夕》中有“晚风轻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另外,元时还有穿“鹊桥补子”的时尚。即每逢七夕,宫人都穿以鹊桥作为图案的衣赏,以点缀节景。在元大都富足人家七夕时要举行家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宴衣烧化于坟,谓云送寒衣,仍以新土覆盖。”(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岁纪》)。
明代七夕节风俗出现了南北有别情况。南方继续着前代的习俗,北方则出现了投针于水以观针在水中日影的乞巧方法。《宛暑杂记》记北京妇女乞巧之俗日:“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乞巧。”《帝京景物记·春场》条记载得更为祥细。说是“七月七日之午丢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椎,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这反映出明代北方妇女对能否得巧的看重。皇宫中,在前朝宫女衣鹊桥补子的风俗中,还产生了拜银河的习俗。如陆启宏《北京岁华记》所云:“七夕宫中最重,市上买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在南方广州,则产生了七夕曝衣书、取圣水的习俗。据《广州府志》载“七月七日,曝衣书,家汲井花水赐之,以备酒浆,曰圣水。”
清代前期的七夕节,在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又演变成七娘会。《广东新语·事语》记载:“七月初七夕为七娘会。七巧,沐浴天孙圣水。以素馨、茉莉结高尾艇,翠羽为蓬,游泛沉香之浦,以象星槎。”七娘会的参加者,均为姑娘,她们每人集资若干,利用空闲时间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各样的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在七夕前日杂以针线、脂粉、古董、珍玩、花生、时果等列在庭内八仙桌上,供人评赏。初七日开始迎仙、拜仙、拜牛郎等,礼节相当繁缛。清代后期,在山东一带又演变出七月七日贺牛生日的习俗。这大概是因为牛郎、织女的婚配得益于老黄牛的帮助。再则,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人们付出了极大的贡献,也该为牛设个生日的缘故。据咸丰《武宣府志》载曰:“七月七日……牧童采野花插牛角,谓之贺牛生日。”这一天人们要以酒食款待耕牛,以示恭敬。另外,江浙民间有以七夕用槿柳叶洗头发的习俗。据传此日洗发,可以让自己的头发像织女的头发一样乌黑发亮。
综上所述,七夕节的风俗离不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它的习俗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它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播,同时也被华夏子孙所接受。进入当代社会以来,许多青年男女都选在七夕之夜谈情说爱甚至对月发誓,以示两人的爱情如牛郎织女一样坚贞不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情人节传入中国,国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足够重视,把七夕节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朋友们更是把七夕节当作中国的情人节,这实在是令人庆幸的大好事。如此,我们的华夏传统文化必将得到传承,七夕节的风俗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光大。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