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身与立命
开始就要谈立命之学,似乎陈义过高,我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恐怕是如何安身,安身问题解决了,这个命先不说立,起码是先保住了。
所以,生存保障是人们最关心的,身安了,心才能踏实下来。一天三餐有着落了,才好讲究
了凡四训新解(1)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生命本身充满了数不清的不解之谜,命运更是谜中之谜,无数帝王、英雄、哲人都参不破其中的玄机,就连音乐家也奏响了命运的交响曲。
人为什么要知道命运,能活着,吃喝玩乐不是很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很不好,因
《了凡四训》新解序
序 一
明末袁了凡先生著有家训四篇流传于世,移风易俗、改善人心。《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两篇正合佛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旨,兼以《谦德之效》终成《立命之学》。观其行履,幼承母教,长从师劝,读书进学而以仕途宿命以
改变命运的秘诀:了凡四训(四)
第四篇 谦德之效
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法,能够积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人来往,做人的方法必须加以讲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了。一个人能谦虚,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而懂得谦虚,便更知道
改变命运的秘诀:了凡四训(三)
第三篇积善之方
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方法,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因为这一生虽然不犯过失造罪孽,但是前世有没有犯过失,造罪孽,却不知道,若是前世已经犯,这一世虽然不
改善命运的妙方
前言:教育 什么是教育呢?不是现在从小学、大学、研究生所学的,那只是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是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明了因果法则。也就是说,教你
善的标准和种类
要改造命运就必须决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造恶业,就不会有苦果或凶事。善要积得广,才能产生受用。否则一边行善,一边造恶,那岂不像愚笨的人一手拿扫把,一手在洒土,地永远也扫不干净。然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是简单的事
蔡礼旭老师——辩善
什么是正中偏
古时候,有一位宰相叫吕文懿公,名声非常好,受到人民的尊重。在他辞官回乡之后,一个喝醉酒的人在他家的门口叫骂。吕文懿公因为存心仁厚,就说:「把门关上就好了,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后来过了没有多久,听到了
感悟《了凡四训》,大荐之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精华所得。
开头所以先谈立命之学,是为了勉励世人奋发向上,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气数,虽由前生造因而定,但命运的好坏,却随着此生心性之状态而改变,因此以立命之说开宗明
《了凡四训》之命运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
学习了凡四训的感受
在我床头放置了一本书,此书名叫《了凡四训》。
说起来还得要感谢我的一位老领导,也是与我同龄的一位朋友,虽与他未曾深交,偶在一起开会,同居一室,聊起此书,但国内市面难以见到。这位身居司局级领导高位的仁兄,却记在心中,
云谷禅师授了凡功过格
准百功
救免一人死,阻人不溺一子女,完一妇女节,为人延一嗣。
准50功
免坠一胎儿,救免一人流离,收养一无倚,救免一人军徒重罪。
埋葬一无主死骸,发一言利及百姓,白一人冤枉,当欲染境守正不染。
准30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方法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如何学习《了凡四训》?
了凡先生姓袁,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距今四百多年。《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教导儿子的四篇家训。我们从中观察,改过自新也是相当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前二十年很辛苦,到晚年功夫成熟,断
了凡:改造命运的样板
袁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样板,求富贵得富贵,求子得子,唯一的方法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利益他人,不能损害他人。也就是勇猛并且持久积德行善。
了凡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35岁开始改,得的果报都很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