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珍藏版精校版 | 文白对照(中华书局版原文+译文)(图文)

日期:2017-02-19 12:09:08 作者:了凡同修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第三篇 积善之方


 

《易》曰 (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注释】

(1) 《易》:《周易》,儒家重要经典。简称《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部分。这里专指《易经》。

【译文】

《周易》说:“积累善行的家族,必然有很多吉庆的福报。”

【点评】

《易经》说:“积累善行的家族,必定有很多吉庆之事。”该句在《易经》中的完整表述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详细论述人世祸福与善恶行为的因果关系。古人认为人世祸福的发生,与人们的善恶行为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不是毫无缘由地降临在世人身上,人的善恶行为才是自身得福得祸的直接诱因。即使不现报在自己身上,也会报应在自己的后代身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人们不可不谨慎行事。

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 (1) ,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 (2) 

【注释】

(1) 叔梁纥(hé):春秋时鲁国大夫,名纥,字叔梁。孔子之父。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叔梁纥向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结果最小的女儿徵在便嫁给了叔梁纥,生下孔子。叔梁纥在孔子三岁时去世。

(2) 逆知:预先猜度。清代黄邦宁《岳忠武王文集·奏乞复襄阳札子》:“善观敌者,当逆知其所始。”

【译文】

从前颜氏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时候,便列举了叔梁纥家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德行,预料到他的子孙中必然有光宗耀祖的人。

【点评】

当初颜氏将要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时,列举了叔梁纥家祖祖辈辈所做的善事,预言他家子孙中必定要出一位光宗耀祖的人。结果颜氏的女儿徵在嫁与叔梁纥后,生下孔子,成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至圣先师,一代圣贤。即使在现如今,人们在婚配择偶之时,仍要考察对方的人品及家庭声誉。

孔子称舜之大孝 (1) ,曰:“宗庙飨之 (2) ,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 (3) 

【注释】

(1) 舜:传说中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姚姓,一说妫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为颛顼后裔。传说舜生长在妫水(今山西济水),其父瞽瞍娶后妻生子象。其父糊涂固执,后母泼辣凶悍,弟弟象骄傲粗野。然而舜对待他们很好,以孝闻名乡里,对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如同自己的手足。“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由于其道德品质感人,所以他“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可是瞽瞍、后母和象企图迫害他。让他修谷仓,然后在下面点火,想烧死他;让他淘井,然后把井填上,想活埋他。舜虽然屡次死里逃生,可是他并不计较,对待父亲更加孝敬,对于象更加爱护。部落联盟首领尧传位给了他。舜当了首领后,不念旧恶,仍然敬父爱弟,终于使他们受到了感化,改变了品质。舜在当政期间,非常注意道德的作用。

(2) 飨(xiǎnɡ):用酒食招待人,也泛指请人享受。

(3) 征:证明,验证,信而有征。

【译文】

孔子称赞舜帝的大孝,说:“宗庙将会祭祀他,子孙也会保住他的福德。”这都是至理名言。我们可以试着用以前的事迹来加以验证。

【点评】

舜,品德高尚,颇受儒家推崇,尤其以“孝”著称,为后人所称道。舜的父亲及后母对他心怀歹意,蓄意谋害,但都丝毫未能减损他对父母的孝心。孔子在称赞大舜的孝心时说:“宗庙将会享祭他,子孙也会保住他的福德。”《礼记·祭法》篇中主要介绍了虞、夏、商、周四代祭祀的对象和法则,其中说道:“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材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简而言之,就是“有功烈于民者”,皆是享受祭祀的对象。此法则也一直为后世所遵守。历史上品德高尚具有表率作用的,或有功于国家人民的人,都会得到后人的尊敬,或为其树碑立传,或为其建祠修庙。如为彰显诸葛亮的文治武功,建有“武侯祠”;为宣扬关羽的忠义勇武,建有“关帝庙”,此类情形不一而足。

了凡先生接着进一步用先前的事实来加以验证,举例说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杨少师荣 (1) ,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 (2) 。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 (3) 。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 (4) ,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 (5) ,位至三公 (6) ,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注释】

(1) 少师:官名,周朝置少师、少傅、少保以辅天子,称“三孤”,又称“三少”。明清作为荣衔,列为从一品,无职事。

(2) 济渡:渡过水面。此指从事摆渡。

(3) 嗤:讥笑,嘲笑。

(4) 窆(biǎn):泛指埋葬。

(5) 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人生十岁叫幼,入学。二十岁叫弱,行加冠礼。二十岁才算成年人,初行冠礼,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礼记·曲礼》:“二十曰弱,冠。”

(6) 三公:古代三个具有崇高地位、荣誉职位和官位的尊称。对三公的称呼及其职掌,历代颇异。周代为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有两说:一说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一说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及西汉前期,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武帝时以大司马代太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外,其他皆沿东汉之制。三公位高而权轻,备皇帝顾问而已。隋、唐、宋、辽沿东汉之制,以之作为安置老臣显贵的荣誉官职。明、清又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以之作为最高荣誉头衔加于某些大臣。

【译文】

少师杨荣是福建建宁人,祖先世世代代以摆渡为生。一次下了很长时间的雨,小溪涨水从而发生水灾,冲毁了百姓的房子,被淹死的人被水冲下来,其他的人都划了船去抢捞财物,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在救人,对财物一无所取,同乡的人都嘲笑他们的愚笨。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后,家里就逐渐富裕。有一位神仙变化成道人,对他说:“你的祖父积累了阴功,所以子孙后代应当有官高名显的人,所以应该把你的祖父葬在某地。”于是杨荣的父亲便依从道人的指示下葬,就是今天所说的白兔坟。后来杨荣出生,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上了科举,最后位列三公的高位,他的曾祖、祖父及父亲也都被追封了官爵。并且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显贵兴盛,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有才能、德行的人。

【点评】

少师杨荣,是建宁人,世代以从事摆渡来维持日常生计。一次连日大雨致使河水暴涨,冲毁民房,淹死的人顺流漂下。在面临水灾之时,其他船只都去打捞财货,见利忘义,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忙着搭救落水的人,丝毫没有捞取漂流的货物。在这种生命危急的时刻,一个人的思想品格高尚与否立见分晓。同时,也显现了他们对于他人生命的珍视。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在贩牛的路上,遇到正要进犯郑国的秦兵,而郑国对此还一无所知。为了保卫国家,弦高就用自己的十二头牛来犒劳秦军,并说是他的国君派他来慰问秦军的,以麻痹秦军的斗志,并迅速将秦军侵犯的情报报告给郑国国君。郑国马上厉兵秣马,积极备战。秦军得知郑国有了准备,才顺便灭滑国而还。回师途中,又被晋国借机打败。弦高作为一个商人,舍弃了自己的货物,从而使自己国家的人民免于杀戮。再如,马棚失火,孔子最关心的是伤人与否。“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孔子重视他人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彰显无遗。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的高尚行为却遭到了同乡人的嘲笑。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时,杨家的家境已开始渐渐宽裕。有位神人化作一个道长,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父积有阴功,子孙应当显赫尊贵,适宜葬在某某地方。”这种论说深合早期道教的承负说思想。早期道教认为,人的善恶行为,会在后世子孙身上得到报应。《太平经》说:“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同理,若先人行善积德,则后人就会报应受福。杨荣的祖辈有善行,积有阴功,所以子孙按理应有福报。杨荣的父亲于是就按照道长所指定的地点,埋葬了他的祖父、父亲,也就是今天的白兔坟。这里又涉及古人的“风水”概念。“风水”,是指宅地或墓地的地脉、风向、水流的统称。堪舆家认为,风水的好坏,关乎人的吉凶祸福。也可说是古代“天人合一”境界的具体化。杨家后来生有杨荣,弱冠之年就考取进士,官位一直做到位列三公,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也都追封了官爵,并且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显贵兴盛,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有才能、德行的人。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 (1) 。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2) 

【注释】

(1) 哀矜:哀怜,怜悯。《论语·子张》:“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即,你如果审理出犯罪者的真情,应该怜悯他们,而不要居功自喜。

(2) 霁(jì)颜:敛威怒之貌,变为和颜悦色。

【译文】

鄞县人杨自惩,最初做一名县吏,心地仁厚,处事以法为原则且公正无私。当时的县令非常严厉,有一次鞭打一名囚犯,打得囚犯浑身是血,但县令的怒气还没有消散,杨自惩跪下为囚犯求情,也为县令缓解怒气。县令说:“只是这个人触犯法律违背天理,不由得人不生气。”杨自惩叩头说:“如果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如果查清他们犯罪的实情,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高兴。高兴尚且不可以,更何况发怒呢?”县令听了之后,脸色便缓和了下来。

【点评】

鄞县人杨自惩,最初做一名县吏,心地仁厚,公正无私。当时的县令非常严厉。有一次鞭打一名囚犯,致使其血肉模糊,血流不止,但他仍然怒气未消。面对犯罪的囚犯,县令难以遏制内心的愤怒,对其施以重刑,以示惩戒。但相对于刑法,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更注重德治。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杨自惩看到鞭打囚犯的血腥场面,于心不忍,跪倒在地替囚犯求情,为县令宽舒愤怒。县令说:“此人违背法律天理,让人无法不生气。”杨自惩叩首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如果能弄清他们的实情,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欣喜尚且不可以,更何况发怒呢?”杨自惩借用《论语》中曾子之言劝解县令,百姓之所以有犯法行为,可能是因为上层统治者的政策措施有了偏差,其中必有隐情。没有谁愿意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将自己置于不利地位的。对于他们要有怜悯之心,得知案件的实情后,就应该哀其不幸。县令听后,神情马上缓和了许多。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 (1)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

妇曰:“囚从何来?”

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 (2) ,次曰守址(3) ,为南北吏部侍郎 (4) 。长孙为刑部侍郎 (5) ,次孙为四川廉宪 (6),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 (7) ,亦其裔也。

【注释】

(1) 馈(kuì)遗:馈赠,赠与。《史记·孝武本纪》:“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帛衣食。”

(2) 守陈:即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号镜川,一作晋庵,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编修,成化时历侍讲、侍讲学士,编《文华大训》,弘治初年,擢吏部右侍郎,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有《杨文懿全集》。

(3) 守址:即杨守址(1436—1512),字维立,号碧川。成化年间中乡试第一(解元),成化十四年(1478)登戊戌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后诏加吏部尚书致仕,曾任《大明会典》副总裁,人称“杨太史”。

(4) 侍郎: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本为在宫廷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东汉以后,尚书属官初任时称“郎中”,一年后称“尚书郎”,三年则称“侍郎”。宋代门下、中书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副长官。元丰改制前为寄禄官,改制后方掌本部事务。隋、唐以后,职位日高,为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的副长官。明清时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长官。

(5) 长孙:即杨茂元(1450—1516),字志仁,号麟洲。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安庆府知府、广西右参政、右副都御史,终刑部右侍郎。著有《麟洲存稿》。

(6) 次孙:即杨茂仁,字志道,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刑部郎中,官至四川按察使。著有《凤洲遗稿》。廉宪:官名,廉访使的俗称。宋设此官。廉访使每年八月至次年四月出巡,掌考校官吏政绩,断决六品以下官吏轻罪,复审地方冤案,有时亦负责劝农之事。明清改称为“提刑按察使”。

(7) 楚亭德政:即杨德政,字叔向,号楚亭,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官至福建按察使,著有《梦鹿轩稿》。

【译文】

杨自惩家里非常清贫,但对别人的馈赠一概不取。遇到囚犯缺粮,常想方设法去救济他们。一天,有新来的几个囚犯没有东西吃。自己家里又缺粮少米,如果将粮食给囚犯,则自己家人没有饭吃;如果只顾自己,则那些囚犯就会十分可怜。于是他就和妻子商量。

他妻子问:“囚犯从哪里来?”

他说:“从杭州来的。一路忍饥挨饿,面带菜色。”

因此妻子拿出自家人的口粮煮粥给囚犯吃。后来杨自惩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守陈,次子叫守址,分别任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都是名臣。如今的楚亭德政,也是他的后代。

【点评】

杨自惩家里非常清贫,但对于他人馈赠的东西,一概不予收取。不贪恋别人的财物,也表明他廉洁、有操守。

中国古代,不乏廉洁之士。东汉有羊续悬鱼拒贿:中平年间,朝廷拜羊续为南阳太守。当时的南阳是著名的商业城市,住有大批官僚贵族和富商大贾。权豪之家,贿赂贪赃,奢侈腐败。一次,府丞以生鱼进献羊续,羊续收下后将鱼悬挂于庭院,后府丞又进献,羊续便将上次悬挂于庭院中的那条鱼指给府丞看,以此谢绝府丞,杜绝贿赂。其他官吏都被他慑服,再也不敢来送礼。从此羊续就有了“悬鱼太守”的雅号,“悬鱼”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

关羽不贪恋官位财物,也有“挂印封金”的佳话。《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流落到曹操军中之后,曹操对他极为看重,封为汉寿亭侯,并赏与大量财物。而关羽在得知自己的故主刘备的下落后,马上将累次所收金银,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出去寻找结拜兄弟刘备。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 (1) ,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 (2) ,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 (3)。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 (4) ,中状元 (5) ,为宰辅 (6) ;孙丕 (7) ,复中探花 (8) 

【注释】

(1) 邓茂七(?—1449):原名邓云,江西人,后迁居于福建沙县,佃农出身。正统初年,因愤杀豪强,便改名躲在福建。正统十二年(1447),邓茂七因联络佃家拒送“冬牲”事被官府抓捕从而拥众起义,自号铲平王,深得民众响应,聚众八十余万,控制了大半个福建。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邓茂七听信内奸罗汝先谗言,中了官兵的埋伏,起义军损失惨重,邓茂七也在混战中阵亡。

(2) 都宪:明朝都御史的别称。明、清皆置,为都察院长官,掌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3) 布政司:明代地方行政机构,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分全国为十三布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一人。下设布政使司左右参政、参议、经历、都事、理问、照磨等官。

(4) 谢之子迁(1449—1531):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第一,状元。历任修撰、左庶子、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政绩卓著,当时人有“李公谋(李东阳的谋略),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尤侃侃(谢迁的能言善辩)”的话,为一代贤相。

(5) 状元:科举考试中文武科殿试第一名之称。唐时有状元之称,指省试的第一名。宋开宝八年(975)后增加殿试,因称省试第一名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亦称殿元。此后一直至清代均沿用状元之名,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6) 宰辅:辅佐皇帝的大臣,多指宰相或三公。

(7) 丕:即谢丕(1482—1556):字以中,号汝湖,谢迁的次子。弘治十七年(1504)举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弘治十八年(1505)考取乙丑科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卒赠礼部尚书。著有《归省录》。

(8) 探花:南宋至明清指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三名。“探花”之名起于唐代,唐时进士及第后在曲江亭子聚会游宴,称曲江亭宴、曲江会,又称探花宴,以进士中少年俊秀者二三人为探花使,又称探花郎,遍游名园,折取名花,以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译文】

从前在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反上作乱,士人民众跟随作乱的人很多。朝廷起用鄞县的都御史张楷南征剿除,用计来擒贼。后来又委任布政司的谢都事去搜捕斩杀东路的贼人。谢都事拿到了贼人结党的名单,于是凡是不愿意跟从贼人的,他就秘密给他们一个白布做的小旗,约定在大兵抵达的那一天把旗子插在门前,谢都事严令禁止官兵让他们不要乱杀,这样便救出了上万人的性命。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官至宰相;孙子谢丕,又考中了探花。

【点评】

明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造反,民众跟从的很多。在古代,朝廷对于犯上作乱者蔑称为“贼”。《三国演义》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塑造为觊觎皇权的奸臣形象,而将刘备视为匡扶刘姓汉室的正义典型。《水浒传》中众多英雄好汉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聚集水泊梁山,占山为王,被朝廷蔑称为“贼寇”。梁山好汉提出了“替天行道”的口号,为自己正名。梁山好汉的领袖宋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是将朝廷的“招安”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以立身于庙堂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当时的朝廷显然不能容忍反叛自己的力量存在,于是令鄞县的张楷带兵南下征剿。张楷用计谋将邓茂七捉住,后来朝廷又委派布政司谢都事剿杀东路贼党。谢都事寻求到贼众的名册,凡不附属于匪党的,就暗中发给他们一面白布小旗,约定官兵到时,将白旗插在自家门口,这样一来,官兵没有错杀无辜,保全了一万余人的性命。《道德经》中将“兵”视为“不祥之器”,即使不得已而用之,也不以杀人为乐,“战胜以丧礼处之”。但是在古代战争中,大开杀戒的事例不在少数。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白起一次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人。秦末起义,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大败秦军,迫降秦将章邯部二十万人,随即又将他们全部坑杀。谢都事反其道而行之。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中状元,官至宰相,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 (1) ,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

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 (2) 。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注释】

(1) 粉团: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2) 簪(zān)缨:簪和缨,古代官员的冠饰,常借指为官或显贵。杜甫《八哀》:“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南史·王弘传》:“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

【译文】

福建莆田有一个姓林的,他家祖上有一位老妇人乐善好施,经常做了糯米团来施舍给人吃,人们只要去要她就会给,没有丝毫厌倦之色。有一位神仙变成道人,每天早上索要六七个糯米团。老妇人每天都给,三年如一日,一直如此,神仙于是知道了她的善举是出于诚心。神仙便对她说:“我吃了你家三年的糯米团,用什么报答你呢?你家后面有一块地,把祖先葬在那里,你家子孙后代得到官爵的人,会有一升芝麻的数量那么多。”

老妇人的儿子便依照他的指点把先人安葬在那里,第一代后人中便有九个人考中科举,后来世世代代成为高官显贵的人更多。福建便有“无林不开榜”的民谣流传。

【点评】

福建莆田林家,先前有位老妇人乐善好施,常常做粉团施舍给别人,有求必应,毫不厌倦。有一个仙人化作道长,考验其是否真心行善,于是每天早晨索要六七个粉团,老妇人也天天给他,三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于是仙人知道老妇人行善是出于诚心。“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对人的细致考察,心诚与否是对一个人的品格作出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圯桥进履”讲的是黄石公考验张良的故事。张良本是韩国贵族,因刺杀秦始皇失败,而隐姓埋名,改名为张良。一天,张良来到沂水河圯桥,碰到一个老翁。老翁有意将脚上的鞋子坠落桥下,让张良替他捡回,并替他穿上,而张良一一顺从,并不介意。老翁又要张良五天后来此相见,而当张良到时,老翁已在桥上等候多时了。对于张良的迟到,老翁深为不满,再次让他五天后来此相见。如此再三,张良吸取教训,晚上不再睡觉,早早来到桥上等候。于是得到老翁的赞许,并将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时所著的兵书《太公兵法》传授给他。张良得此兵书以后,用心苦读,后来辅佐刘邦灭秦亡楚,成就汉室帝业。诸葛亮也是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感动,乃为其出谋划策,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

仙人知道这位老妇人是真心行善,于是就对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怎么报答你呢?你家屋后有块地,把祖先葬在那里,你的子孙做官的人数就有一升芝麻那么多。

她的儿子就依照仙人指示的地点将先人安葬,第一代后人中就有九人中进士,后来世代得高官显贵者众多。福建流传“无林不开榜”的民谣。

冯琢庵太史之父 (1) ,为邑庠生 (2) ,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 (3) ,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 (4) 。”及生琢庵,遂名琦。

【注释】

(1) 冯琢庵:即冯琦(1558—1603),字琢庵,万历年间进士。

(2) 庠(xiánɡ)生:明清两代府、州、县学的生员别称。庠,为古代学校名称,《三礼义宗》:“有虞氏之学为庠。”西周将“庠”学归于乡学,遂成为地方学校之名。后世又称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庠,故府、州、县学生员通称庠生。明清时,童生入学称“在庠”,即指有了秀才的身份。

(3) 扪(mén):摸,抚摸。《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4) 韩琦:北宋大臣,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自号赣叟。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进枢密直学士。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宝元三年(1040),出任陕西安抚使。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同时登用。他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朝廷倚以为重,时称“韩范”,有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两年后,因范仲淹罢政,韩琦自请外出,知扬州等。嘉祐年间(1056—1063),复入为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神宗即位后,出判相州(今河南安阳)、大名府等地。王安石变法,他屡次上疏反对。封魏国公。熙宁八年(1075)卒。著有《安阳集》。

【译文】

冯琢庵先生的父亲在当秀才的时候,有一年深冬早晨起来上学,路上遇到一个人,倒在雪地里,一摸,身体都已经半僵了,便解开自己的绵裘给他穿上,并把他搀扶回自己家里救醒。后来便梦见有神仙告诉他说:“你救人一命,而且是出于诚心,我就派韩琦来当你的儿子。”等到生了琢庵先生,便取名为冯琦。

【点评】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在县学作秀才的时候,勤奋好学,闻鸡起舞,时节虽是寒冬,仍要早起去县学。由此也可看出,寒窗苦读的艰辛。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苦学故事俯拾即是: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范仲淹断齑划粥,勤学奋进的坚毅精神时时激励着后人。

在此寒冬的早晨,冯琢庵太史的父亲路上遇到一个人,倒卧在雪中,用手摸一下,感觉此人已冻僵了,于是就脱掉自己的衣服给他披上,并把他扶到家中,将其救醒。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后来就梦见神仙告诉他说:你救人一命,出于诚心,我就派北宋文武全才的韩琦作为你的儿子。于是等到生有琢庵时,便取名“琦”。

台州应尚书 (1) ,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 (2) 。明夜当缢死于此 (3) ,吾得代矣。”公潜卖田 (4) ,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 (5) ,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注释】

(1) 应尚书:应大猷,字邦升,号谷庵,明武宗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2) 翁姑:公公和婆婆。

(3) 缢(yì)死:俗称“吊死”。以绳索或其他条状物套在颈项部,用自身体重的下坠力拉紧套在颈项部的绳索引起窒息而死亡。

(4) 潜:秘密地,偷偷地。

(5) 类:相似,相像。

【译文】

台州的应大猷尚书,年轻时曾在山中学习。夜里往往有鬼聚集起来大叫,很是吓人,但应先生却并不害怕。有一天晚上听到鬼说:“某人的妻子因为丈夫出门时间很久了不回来,公公与婆婆便逼着她嫁人。明天晚上她会在这里上吊而死,我终于可以被人替代而再入轮回了。”应先生便私下把家里的田地卖了,得到四两银子,便伪造了那位丈夫的家信,把银子寄给他家。公公婆婆看到信后,因为笔迹不同,所以有些怀疑。但又觉得:“书信可能有假,但银子一定不假,想来我儿子一定还活在世上。”于是便不再逼儿媳妇改嫁了。后来那位丈夫回了家,夫妻二人仍能像以前那样生活。

【点评】

浙江台州的一位应尚书,壮年的时候在山中读书。当时的教育机构,如书院,多设立于环境清幽的山林名胜之地,远离车马的喧嚣。山中晚上常有群鬼叫啸,非常吓人,但应尚书并不害怕。有天晚上他听到有鬼说:“某个妇女因为丈夫久出未归,公婆便逼她改嫁,但她不从,明晚将在这里上吊而死。我终于找到替身了。”从后面赠银一事可以看出,这位妇人的丈夫应当是外出谋求生计。而由于古时通讯不便,一走便音讯杳然,生死未卜,公婆只好让儿媳改嫁。古代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无权作出选择。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因为被丈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便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自尽了,以示对爱情的忠贞不贰。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宣扬忠妇烈女、从一而终的观念,不少妇女受此风气的浸染,选择以死来捍卫自己贞烈的声誉。应尚书得悉这一情况后,回去悄悄变卖了田产,得到四两银子,又伪造了其丈夫的家书,把银子寄到妇人家里。那家人的父母见了书信,发现笔迹不符,所以心生疑虑。但转而一想:书信可以有假,银子却不会有假,想来儿子应该安然无恙。于是这个妇女也就没有再被逼改嫁。后来这家人的儿子回来了,夫妻得以重续旧好。俗语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况且还能救人一命,何乐而不为?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 (1) ;遇有横逆 (2) ,辄反躬自责 (3) ,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注释】

(1) 委曲:曲从,曲意求全,殷勤周到。梁知微《入朝别张燕公》:“别离他乡酒,委曲故人情。”尹鹗《秋夜月》:“语丁宁,情委曲,论心正切。”

(2) 横逆:强暴无理。《孟子·离娄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也就是说,假如有人对我蛮横无理,君子一定会反躬自省,是否自己没有以礼待人。

(3) 躬:自身。《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指自己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朱熹《乐记动静说》:“此一节正天理人欲之机间不容息处,惟其反躬自省,念念不忘,则天理益明,存养自固,而外诱不能夺矣。”

【译文】

应先生又听到那个鬼说:“我本来可以被代替了,奈何这个秀才坏了我的事。”旁边有个鬼说:“你为什么不给他生些灾祸呢?”那个鬼回答说:“上帝因为这个人心地好,已经暗中任命他为尚书了,我怎么能够给他生灾祸呢?”应先生因此更加努力,善行每天都全力修持,德行每天都有积累。遇到歉收的年头,就把自家的粮食拿出来赈灾;遇到亲戚有难处,便想尽办法去帮忙;遇到有人强横无礼,便回来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并且很逆来顺受。他的子孙后代考中科举的人比比皆是。

【点评】

应尚书再次听到有鬼说:“我本来找到了替身,怎奈被这个秀才破坏了。”旁边一个鬼说:“你为什么不降祸给他呢?”回答说:“上帝因为此人的心地很好,有了阴德,所以将要他做尚书了。我怎么能害得了他呢?”中国古代传统是将“天”视为“上帝”,而且“天”是自然与人世至高无上的主宰。周朝后,人们认为天是具有人格的至上神,人只有“敬天”、“以德配天”,才能“祈天永命”。“天道”是赏善罚恶,福善祸淫。“天”对施仁之人恩赐幸福;对暴虐凶杀之人怒降灾祸。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何况应尚书行善得福,得到上天的庇佑,鬼怪对他更是无可奈何。

应尚书从此更加努力勤勉,每日行善,品德日增。遇到饥荒之年,则捐粮赈灾;遇到亲戚有急难,则想方设法为之提供帮助,排忧解难;遇到有人强暴无礼,则深刻反省,逆来顺受。“静坐常思己过”,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并不对别人求全责备。注重个人的内在心性修养。至今,他的子孙中科举及第的仍比比皆是。

常熟徐凤竹栻 (1) ,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2) ,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 (3) ,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 (4) 。”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5) 

【注释】

(1) 徐凤竹栻:即徐栻(1519—1581),字世寅,号凤竹,明代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授宜春令,历江西、浙江巡抚。著有《仕学集》。

(2) 倡:带头,首倡,倡导。《汉书·晁错传》:“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又《汉书·陈胜传》:“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3) 孳孳:同“孜孜”。勤奋不懈的样子。《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4) 都堂:隋唐及宋代尚书省长官办事之处。“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通典·职官·尚书省》)。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政事堂亦称都堂。元丰改制后,罢中书门下,以尚书省都堂为政事堂。明、清时称都察院堂上官为都堂。另外,总督、巡抚加都御史、副佥都御史衔者,亦称都堂。

(5) 巡抚:别称“中丞”、“抚军”、“抚台”。官名。明代始置,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

【译文】

常熟的徐栻徐凤竹,他的父亲向来很富有。有一次遇到荒年,他父亲先捐出钱来作同乡其他人的表率,然后又分出自家粮食来赈济贫困的人。晚上就听到有鬼在他家门前唱:“千言不骗人,万语不骗人,徐家的秀才,一定做举人。”接连着大声唱,一整夜都不停。这一年,徐栻果然在乡试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加注意积德行善了,勤奋而不敢懈怠,又是修桥,又是修路,又是给僧人施舍食物,又是接济民众,凡是有利他人的事,没有不尽心去做的。后来便又听到有鬼在门前唱:“千言不虚,万语不虚,徐家举人,做到巡抚。”徐栻后来果然做到了两浙巡抚。

【点评】

江苏常熟的徐栻,字凤竹,他的父亲向来比较富有,遇到荒灾之年,率先减免田租,为同县的人做榜样,同时又分粮食救济穷困的人。古代儒家学说提倡“仁道”,所痛恨的是刻薄成性、唯利是图的“为富不仁”。徐的父亲富有而能兼行慈善,是深合人心的。在夜里,听到有鬼在门外唱道:“千言不骗人,万语不骗人,徐家的秀才,一定做举人。”呼声此起彼伏,整夜不断。这种盛传有鬼怪谶语预测吉凶的行为,当受传统谶纬思想的影响。谶纬思想是古代的一种神学迷信,起于秦代而盛于东汉。“谶”指事前的征验之言,多为假托神灵的隐语和预言。“纬”是与“经”相对而言的,是假托神意解经的书,内容荒诞,较多宣扬神灵怪异。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多被当作一种权术而加以运用。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前,就曾佯装狐鸣,大呼“大楚兴,陈胜王”。

这一年,徐凤竹果然考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加努力地行善积德,并且孜孜不倦,修桥铺路,施斋饭供养僧人。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佛,指佛祖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是信徒崇拜的对象;法,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继承、宣扬佛教的僧众。僧人是佛教的“三宝”之一,信众皈依佛教,当然就要表现在对僧人的尊敬和供养上。徐凤竹的父亲还接济贫困大众,凡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他都尽力去做。后来又听到有鬼在门外唱道:“千言不虚,万语不虚,徐家的举人要一直做到都堂。”徐凤竹最终官至两浙巡抚。

嘉兴屠康僖公 (1) ,初为刑部主事 (2) ,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 (3) 。后朝审(4) ,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5)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 (6) ,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

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7) 。”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 (8) ,皆显官。

【注释】

(1) 屠康僖:即屠勋(1446—1516),字符勋,号东湖,卒后赠太保,谥康僖,平湖屠家栅村(今浙江林埭)人。天性颖敏,少年时已学贯经史,名闻乡里。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工部主事,分管清江浦造运输船。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南京大理寺寺丞,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善诗文,著有《东湖遗稿》、《太和堂集》等。

(2) 主事:官名。汉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于尚书诸司设置主事令史,即是令史中的首领。隋代诸省各设置主事令史。金、元以后以士人担任。明代废除中书省,六部各设主事,升主事之秩为从六品,与郎中、员外郎正式并列为六部司官,并且在部司中往往掌握实权,外官的知县以内升主事为荣。

(3) 堂官:明、清时对中央各衙门长官之称。如各部的尚书、侍郎,各寺的卿官等,因其为殿堂上之官,故称“堂官”。

(4) 朝审:明清两代实行的对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犯于秋后重新进行审理的制度。《明史·刑法志》:“明英宗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三法司同公侯伯令审重囚,谓之朝审。”

(5) 辇下:指京城。辇,天子的车。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6) 辇毂(ɡǔ):指天子的车驾。文以“辇毂之下”借指京城。《宋书·孔琳之传》载奏劾徐羡之文:“羡之内居朝右,外司辇毂,任位隆重,自辟所赡。”

(7) 衣紫腰金:也作“腰金衣紫”。戴紫绶挂金章。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用以指做高官。腰金,腰佩金印,指为官。欧阳詹《咏德上太原李尚书》:“锵玉半为趋阁吏,腰金皆是走庭流。”白居易《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8) 应埙:即屠应埙,字文伯,号九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正德二年(1507)举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礼部主事,历任镇江府同知、湖广屯田副使。应坤:即屠应坤,字文厚,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参政。应埈:即屠应埈,字文升,号渐山,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选为庶吉士,后授刑部主事,历任礼部员外郎、翰林院修撰,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读,后被牵连而辞官。著有《兰晖堂集》

【译文】

嘉兴的屠勋先生,最初官为刑部主事,夜里住在牢狱里,仔细询问各个囚犯的情况,知道有一些人是无辜的。屠先生也不把这当作自己的功劳,而是悄悄地把那些人的冤情写下来,送给刑部尚书。后来朝审的时候,刑部尚书便拿他写的东西来审问这些犯人,没有人不心服口服,于是释放了十几位冤枉的人,一时间京城都称颂尚书大人的英明。

屠先生又禀报说:“天子脚下,尚有很多冤民;天下之大,有成千上万的人民,难道没有被冤枉的吗?应该每五年派一个减刑官,去核实那些冤情并为他们平反。”

尚书便将此上奏朝廷,朝廷准奏。当时,屠先生自己也被派去当了减刑官。他梦到有一个神仙告诉他说:“你命中没有儿子,但现在因为你的减刑的提议,与上天的好生之心深深印合,上帝赐给你三个儿子,都官至高位。”当天晚上他的夫人便有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屠应埙、屠应坤、屠应埈三人,都做了高官。

【点评】

浙江嘉兴的屠勋,他起初为刑部的主事,就睡在监狱里,忠于职守,仔细耐心地询问每个囚犯的犯罪情况,探问其中的曲直,因而得知有不少无辜入狱的。查明案情后,他并不将此当作自己的功劳,而是私下把事情的原委呈报给堂官。《道德经》也说,“功成而弗居”。不心生占有、贪功之念,消除了很多争端的祸根。东汉将军冯异谦不居功,为人谦退不伐。其他将士都争着申述自己的战功,而冯异常独自静坐树下,被誉为“大树将军”。将士们对他不居功自傲的精神深表敬佩,都愿意当大树将军的下属。

贪图功利者,又常引来杀身之祸。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是中国古代著名将领,自幼刻苦研究兵书,精通兵法。作为将领能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刘邦也曾赞赏他“战必胜,攻必取”。他为汉朝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史称:“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然而他最终却被杀。究其原因,他功高震主,刘邦有逼反之嫌。最重要的是韩信贪图功利,要求封地,甚至以不出兵相要挟,由是引起刘邦的怀疑;等到灭掉西楚后,刘邦即解除他的兵权。韩信不满,反意渐起,终于走上谋反之路。司马迁评论道:“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另外三国时的许攸也是恃功自重而引来杀身之祸。官渡之战中,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后,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从而使曹操大获全胜。后来曹操夺取冀州,也有许攸的功劳。许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对曹操经常口出戏言,甚至称呼曹操小名,在正式场合也不知有所收敛。曹操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将许攸杀死。

无怪乎《道德经》中有“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说法,劝导人们功业成就后,要做到敛藏锋芒。历史上也不乏功成身退的智慧之士。春秋时期的范蠡,任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发愤图强,终灭吴国。越灭吴后,范蠡以为功高名大,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并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于是范蠡不慕权势,辞官归隐,泛舟五湖。汉初大臣张良,辅佐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刘汉政权的建立出谋划策。西汉建立后,受封留侯。晚年托辞身体有病,不问政治,不食五谷,向往成仙,也被视为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典型。

后来在朝审的时候,堂官就拣择、选取屠勋所提供资料的要点来审讯那些囚犯,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的。因此释放了蒙受冤屈的十多个人。当时,京城一带的人们都称赞尚书的明察秋毫。

经过此次审讯之后,屠勋就注意到,在天子脚下的京城尚且有如此多蒙受冤屈的人,更何况全国范围的广大区域,山高皇帝远,怎么会没有被冤枉的人呢?屠勋后来就向尚书禀报说,应该每五年派遣一位减刑官,到各个地方核实情况,为有冤屈的予以平反昭雪。

尚书认可这个建议,就代为上奏朝廷,并得到了批准。当时屠勋也在所派遣的减刑官的行列之中。

有一天,屠勋梦见一个神仙告诉他说:“你命中本来是没有儿子的,但你所提出的减刑的建议,正好与上天爱人的心愿相合,所以上帝就赐给你三个儿子,而且他们都会有高官厚禄。”上天有好生之德。当天晚上,他的夫人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了应埙、应坤、应埈三个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直是封建社会孝观念的重要内容。其他两个不孝的行为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所以说,上帝赐予屠勋三个儿子,延续香火,并且他的三个儿子都做了大官,是很大的福报。中国古代实行封建宗法制,同时也盛行官本位思想。个人如果做了官,就可以为自己的宗族和祖先带来荣耀,家族其他成员可以因此得到种种实惠;官做得大了,已经故去的祖先还可以追加各种谥号、美名。所以在中国这种高官厚禄、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 (1) ,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 (2)。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 (3) ,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松布四匹 (4) ,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 (5) ,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6)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 (7) :“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 (8) ,孙柽芳 (9) ,皆登第 (10) ,作显官。

【注释】

(1) 赘(zhuì):入赘,俗称“倒插门”。

(2) 二氏:指佛、道两家。韩愈《昌黎集·重答张籍书》:“今夫二氏行乎中土也,盖六百年有余矣。”文天祥《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维二氏之蔽于死生兮,小其用于一身。”

(3) 橐(tuó):盛东西的袋子。《左传》:“而为箪食与肉,置诸橐而与之。”

(4) 匹:古代长度单位。四丈为一匹,或说八丈为一匹。

(5) 纻(zhù)褶:先秦时的褶是指夹上衣,魏晋起至隋唐有裤褶,是一种胡服。明代的褶则是一种小袖而袖口收缩,斜领、圆领或方领,腰断裁,下摆有密密褶裥的长衣。范叔子《云间据目抄》记其郡风俗称:“男人衣服,予弱冠时皆用细练褶,老者上长下短,少者上短下长,自后渐易两平,其式即皂隶所穿冬暖夏凉之服。”

(6) 裸裎(chénɡ):赤身露体。

(7) 伽蓝:佛教寺院中的护法神。佛典原谓有美音、梵音、雷音、师子等十八神护伽蓝,禅宗寺院则供当山土地等为守护神。

(8) 汴:即包汴,字符京,浙江嘉兴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任参议。

(9) 柽芳:即包柽芳(1534—1596),字子柳,号端溪,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刑部主事、贵州提学使、吏部郎中等职。

(10) 登第:科举考试录取时须评定等第,因称应考中式者为登第。相对而言,未中式者谓“不第”或“落第”。

【译文】

嘉兴的包凭,字信之,他父亲官为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入赘到平湖的袁家,与我父亲来往密切。他学问广博、富有才华,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考不上,很喜欢佛、道二家的常说。有一天到东边的泖湖游玩,偶然到一个村子的寺庙中,看到寺里的观音像就露天放着,便拿出行囊,找到十两银子,给了主持的僧人,让他修整一下庙宇。僧人告诉他工程很大而银子太少,无法动工。他又拿了四匹松布,并翻出衣箱里的七件衣服给僧人,其中有一件纻麻的长衫,是新做的,仆人请求他把这件衣服留下来自己用,他说:“只要圣像能安然无恙,我就是赤身露体又有什么关系呢?”僧人落泪说:“施舍银子和衣服、布匹,都还并不是难事;但就这一点赤诚之心,却是非常难得。”

后来庙宇修缮完毕,他便拉了我的父亲一同去游玩,夜里便住在寺中。他梦到寺里的伽蓝神来道谢说:“你的儿子当要享受世代的俸禄了。”后来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考中了进士,也都做了高官。

【点评】

浙江嘉兴的包凭,字信之。他的父亲是池阳的太守,生有七个儿子。包凭最小,招赘给平湖县的袁家做女婿,和了凡先生的父亲交往频繁,交情深厚。他学问广博,才华出众,但每次考试都不能考中,于是就对佛、道两家的义理学问留心研究。儒、佛、道三教分别在经国、修身和治心方面分工合作,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三教的人生哲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有时会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甚至难以实现,那么道家和道教避世法自然的人生理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其提倡的随顺自然常常可以成为调控心境的重要手段。如果入世和避世两者都不可得,那么佛教则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中国佛教提倡的随缘任运、心不执著,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入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不至于为此生此世的不如意而过分地烦恼。正因如此,所以“入则儒法,出则释道”的情形在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中屡见不鲜。

有一天,包凭一路向东,到泖湖游玩,偶然到了一个村庄的寺中,看到观音菩萨的塑像在露天中被风吹雨淋。佛典中讲对佛菩萨像要视同真实佛菩萨,恭敬供养。为了让观音菩萨的塑像免于遭受日晒雨淋,他就解开袋子,拿出里面的十两银子,交给住持,让他维修房屋。和尚告诉他维修房屋的工程大,而银子少,是不能够完工的。于是他又拿出四匹松布,又从行李中选出七件衣服交给住持。其中有件夹衣是新做的,他的仆人请他不要再送了。包凭说:“只要观音菩萨的圣像安然无恙,我就是光着身子又有什么关系?”

和尚感动得落泪,说道:“布施银子、衣服和布匹,还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但这一片赤诚的真心,实在是太难得了。”

后来,房屋修缮好了,包凭就拉着了凡先生的老父亲,一同到这座寺中游玩,并住在寺中。包凭梦见伽蓝神来道谢说:“你的孩子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官禄了。”后来,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中了进士,做了大官。

嘉善支立之父 (1) ,为刑房吏 (2) 。有囚无辜陷重辟 (3) ,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 (4) 。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 (5) ,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 (6) 。立生高 (7) ,高生禄,皆贡为学博 (8) 。禄生大纶 (9) ,登第。

【注释】

(1) 支立:曾任浙江嘉善县令,字可兴,号十竹轩主人。

(2) 刑房吏:掌管法律、刑狱事务的官吏。

(3) 重辟:重法,重刑。《陈书·孔奂传》:“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

(4) 晚世:近世。

(5) 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比喻地位低下,借作妻妾之称。

(6) 翰林:翰林院的官名。翰林之名始于唐代,称为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等,他们都非正式官职。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设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竟至号为内相,但也无官职可言。直到辽代始有翰林院之称,元以翰林兼国史院设编修官十员,明代始以翰林院为正式衙门,掌史册制诰文翰之事。其地位日益荣耀。清朝的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起居注,进讲经书、草拟册立、制诰,以大臣充任。孔目:吏员名,亦称孔目官。唐时集贤院有孔目官,地方藩镇也有孔目官,掌文书档案,收贮图书。因事无大小,一孔一目无不综理,故名。宋代秘书诸馆、三司、都转运司、王府等均有孔目或都副孔目,任检点文字之责。诸州亦置孔目,有时设都孔目为其首领,总管狱讼、账目、遣发等事务。金设于司、府等官署,地位较一般吏人优越。元改都孔目为都目,置于诸司。明制惟于翰林院置孔目,秩未入流,为低级事务人员;其余诸司改元都目之名为吏目。清代沿置孔目于翰林院,满、汉各一人,升为品官,秩从九品。

(7) 高:指支高,嘉善(今属浙江)人,曾为南丰训导。

(8) 学博: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9) 大纶:支大纶,字心易,嘉靖四十三年(1563)举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由南昌府教授升泉州府推官,谪江西布政使理问,终于奉新县知县,后辞官而归,著有《支子余集》、《支华平集》。

【译文】

嘉善人支立的父亲曾经当刑房小吏。有个囚犯没有罪却被判了重刑,支父很哀怜他,想让他能活下来。囚犯对妻子说:“支先生想救我的好意,我却惭愧地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明天你请他到家里,你用身体侍奉他,他或者愿意尽力,那么我就可以活下来。”他的妻子哭着听从了这个命令。等到支父到了,这位妻子亲自出来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全部告诉了支父,支父没有听从。最后支公仍然竭尽全力来为囚犯平反。囚犯出狱后,夫妻两人登门来叩谢说:“先生这样的大恩大德,是近来少见的。现在您没有儿子,我们有个女儿,想送给您当一个小妾,这在礼法上是行得通的。”支父准备了礼物娶了那个女子,生下了支立,支立年轻时便中了科举,官至翰林孔目。支立生下支高,支高生了支禄,他们都曾为学官。支禄生了支大纶,大纶考中了进士。

【点评】

浙江嘉善支立的父亲,是刑事部门的官吏。有个囚犯无辜被判了重刑,他很哀怜这个囚犯,想为其求得生路。这个囚犯知道后,就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公的好意,很惭愧无以为报。明天请他到乡下,你就委身于他吧,如果他肯念在这个情分上,那么我就有活命的机会了。”他的妻子哭着答应了。等到支公到的时候,这个囚犯的妻子就出来劝酒,把她丈夫的意思全部告诉给支公。支公不肯这样做,但还是尽力平反了这个冤案。这个囚犯出狱后,夫妻一起到支公家里磕头致谢道:“像你这样大德的人,近世少有。你没有子嗣,而我有个女儿,愿送给你作为侍奉左右的妾,这在情理上是行得通的。”支公就备了聘礼,把这个囚犯的女儿收纳为妾。在中国古代,纳妾的目的从典律上、理论上说是为了传宗接代。《易经·鼎封》中载:“得妾以其子。”这个妾后来为支公生了儿子支立,刚到二十岁就中了举人,名列第一,职位一直做到翰林院的孔目。支立的儿子支高,支高的儿子支禄,他们都被保荐为学博。支禄的儿子支大纶考中了进士。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 (1) ,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 (2) ,则自谓行持 (3) ,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注释】

(1) 端:端正。《商君书·修权》:“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诸葛亮《绝盟好议》:“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

(2) 穷理:穷究事物之理。表示道德修养的概念,语出《周易·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宋代理学家把这一概念和《大学》中“格物致知”合一起来,形成他们“格物穷理”先验论的认识途径。认为穷理是穷尽对事物之理的认识,但“理”主要不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属性,而是指先验的精神本体。这个“理”在接触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便把自身分裂为心之理和物之理。“穷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繁琐的“格物”程序,不断用物之理来启发、印证心之理,最后达到两者合一的“豁然贯通”境界。“穷理”的目的,按朱熹的说法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也就是对封建纲常伦理的认识和推行,这是立身的根本。“穷理”而后,再加以诚敬专一的持守、涵养,也就是“居敬”工夫,两者结合,互相促进,成为理学家认识和修养的基本途径。

(3) 行持:施用。

【译文】

以上共计十条,所行之事或有不同,但都可归于行善。如果更细地来分说,那么行善也有真的和假的;有直的和曲的;有阴有阳;有对的也有错的;有偏的也有正的;有半的也有满的;有大的也有小的;有难的也有易的:这些都应该深入分辨。行善事却不追究事物的情理,那么自以为自己在修行,却不知道有可能在作孽,这样的话就会枉费苦心,徒劳无益。

【点评】

以上所说的十则故事,虽然所做的事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地方都是存善心。如果再精细说的话,那么做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直的,有曲的;有阴的,有阳的;有对的,有错的;有偏的,有正的;有半的,有满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困难的,有容易的;其中不同要仔细地深加辨别。事物都有一体两面。《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如果只是做善事而不推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认为自己在行善事,哪知反而却是造孽,白白浪费了一片苦心,并没有任何好处。对于人们所行善事,要详细剖析,全面看待所作所为。通过对于各个方面的深入考察,才能彰显出什么是值得推崇的真正的善行。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 (1) ,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2) 。”

中峰云:“凡情未涤 (3) ,正眼未开 (4) ,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中峰令试言。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 (5) ,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6) 。”

中峰云:“未必然也。”

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 (7) ,袭迹者假 (8) 。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注释】

(1) 中峰和尚:元代高僧明本,浙江钱塘人。俗姓孙,字中峰,号幻住道人。元仁宗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

(2) 无稽:无从查考,没有根据。黄宗羲《原君》:“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3) 凡情:凡人的情感欲望。

(4) 正眼:正知、正见的眼睛。能够认知正确的见解,也就是远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

(5) 詈(lì):骂,责骂。《战国策·秦策》:“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溥《五人墓碑记》:“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6) 廉洁:语出战国晚期屈原的《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指洁己存耻的道德心理情感和清正自约、不贪财货、不贪禄位的行为。

(7) 根心:发自内心,自觉自愿。

(8) 袭迹:注重形迹,沿袭他人的行径,谓取法。《韩非子·孤愤》:“今袭迹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

【译文】

什么是真假呢?从前有几位儒生,拜谒中峰和尚,问他说:“佛家说善恶报应,就像影子追随身体一样灵验。现在有一个人很好,但他的子孙却不兴旺;有一个人很坏,但他的家族却十分兴盛:佛家的说法看来是没有根据的。”

中峰和尚说:“凡人的情感没有涤荡干净,能认清事物本质的正眼没有打开,就会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这也是常有的事。不去埋怨自己颠倒是非,却反而埋怨上天的报应有错误吗?”

众人都说:“你说的善恶怎么会相反呢?”

中峰和尚让他们试着举例来说明。

一个人说:“骂人、打人是恶,尊敬、礼遇别人是善。”

中峰和尚说:“不一定是这样的。”

一个人说:“贪图财物去拿本非自己的东西是恶,清廉有操守是善。”

中峰和尚说:“不一定是这样的。”

众人都详细地说了各种情状,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这样。大家便请他解释一下。中峰和尚告诉大家说:“对别人有益,那就是善;对自己有益,那就是恶。如果能有益于别人,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如果对自己有益,那么尊敬、礼遇别人也是恶。所以人们去行善,如果有利于他人那就是为公,为公的就是真的;有利于自己的就是为私,为私的就是假的。另外,发自内心的也是真的,沿袭他人的就是假的。还有不求任何回报而行善的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善的是伪善。像这些道理,都需要自己认真地分辨、考察。

【点评】

什么叫做真善、伪善?从前,有几个读书人,参见中峰和尚并质询佛教的善恶报应之理。佛家讲善恶报应,就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十分快捷灵验。这也是与佛教的因果说相联系的。因是能生,果是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所谓的因果之理。佛教讲因果,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所谓世间因果,即“苦”和“集”二谛。苦是果,集是因。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这种苦果,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业因(集),由于业力的牵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所谓出世间因果,即“灭”和“道”二谛。灭(涅)是果,道是因。佛教认为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要遵照佛陀的教法去修道,断除烦恼;以修道为因,将来证得涅槃(灭)正果。因果报应是佛家的重要学说,一般所说的“报应”,只是偏指做恶事得恶果而言。

这几个读书人从看到的社会现实出发,对佛教的善恶报应理论予以诘难。他们举例说,现在有某人行善,他的子孙并不兴旺。某人是做恶的,但他的家庭事业却很发达。由此他们认为佛家善恶报应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无稽之谈。而佛教的善恶报应之说,是与佛教的三世说相匹配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佛教认为,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可见人们现在所受的祸福,是以前世的善恶为因的;而现在的善恶,又会成为后世的因。

中峰和尚不直接为“善恶报应”的理论作辩解,而是论述何为真善、伪善。中峰和尚说:“一般人的世俗情见没有洗涤清净,因此还没有打开正知、正见的眼睛,常常有将真善视为恶,将真恶视为善的情况发生。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却反过来埋怨上天的报应有了差错。”佛典认为,人们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就有颠倒妄见。也正应了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

大家迷惑不解,进而问道:“善恶怎么会被弄反呢?”

中峰和尚就让他们试着举几个例子。

一个人说道:“骂人、打人是恶,敬爱人、礼敬人是善。”

中峰和尚说:“未必都是这样。”

一个人说道:“不择手段地贪爱钱财是恶,操守清白是善。”

中峰和尚说:“未必都是这样。”

大家纷纷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但中峰和尚都认为未必如此。

所以众人就向中峰和尚请教。中峰和尚告诉他们说:“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是善;做有益于自己的事,是恶。”春秋末年,剑客要离由伍子胥推荐给吴王,被派去刺杀在卫国避难的公子庆忌。要离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行前请吴王杀掉自己妻儿,断己右手,然后假装出逃卫国。到了卫国后,又在庆忌面前大骂吴王,又向庆忌假献破吴之策,与庆忌结为好友。后乘庆忌不备,将其刺死。不知对于剑客要离为了别人,而杀妻断手又要作何评价?

只要对别人有益,即使是打人、骂人也是善。“周瑜打黄盖”,为了获得整个战局的胜利,这也可以说是善了。当时曹操率兵八十万,攻打东吴。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东吴大将黄盖向主帅周瑜献计,愿受皮肉之苦以往曹营诈降,然后伺机实施火攻,击退曹军。周瑜采纳此计。当周瑜召集众将议事时,黄盖故意大讲曹操不可打,要周瑜弃甲倒戈降曹。周瑜佯装大怒,令人把黄盖拖翻杖脊五十,使得曹操对黄盖投降深信不疑。后在东吴和曹操决战时,黄盖以献东吴粮船为名,前往曹营诈降,而实际却指挥装有引火物的船只来到曹营,顺风点燃这些船只,成功地实行了火攻,大败曹操。

如果只是对自己有益,那么即使恭敬人、礼敬人,也都是恶。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但又恐怕群臣不服,于是在未动手夺权时先试一下自己的威信。他特地叫人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并当着群臣的面“指鹿为马”,大臣们都畏惧赵高,所以有的人不敢作声,有些人为了讨好赵高,便歪曲事实,随声附和说献上的是马。由此看来这些“指鹿为马”的大臣虽然恭敬赵高,但其行径却实实在在的是“恶”。

所以,人们做善事,能利益别人的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至公。“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祁黄羊也是大公无私之人。春秋晋平公时,南阳地方缺了个长官,便征求大夫祁黄羊的意见,祁黄羊推荐了解孤。晋平公很惊奇,问他:“解孤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举他?”祁黄羊坦然答道:“大王您问我的是谁可以胜任南阳的长官,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晋平公觉得有理,就委任解孤为南阳长官。解孤到任后,为地方办了不少好事,受到百姓的普遍好评。不久,晋廷要增加一个中军尉,晋平公又请祁黄羊物色,祁黄羊推荐了祁午。晋平公听了就说:“你推举儿子,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答道:“大王问谁可做中军尉,没有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孔子听到了上面两件事后称赞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美德。历史上无数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等,他们那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屈不挠,历尽磨难,以身殉国的“公”、“忠”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而只想自己得到利益的就是私,出于私心的就是伪善。而且发自内心、自觉的行善是真善,模仿别人、做表面文章的是伪善。为善而不求任何回报的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求回报的是伪善。

像这些道理,都需要自己认真地分辨、考察。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 (1) ,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 (2) 。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 (3) 。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 (4) ,惟从心源隐微处 (5) ,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注释】

(1) 谨愿:谨慎老实,诚实。

(2) 狂狷: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说:“如果没有能与循规蹈矩的人为友(可教的学生),那么宁愿和行为激进、性格耿直的人交往。行为激进的人勇于进取,性格耿直的人不肯做坏事。”孔子认为这两者各执于一偏,不合乎中庸之道。孟子解释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南宋朱熹又有所发挥:“行,道也。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而激励裁抑之,以进于中道”(《四书章句集注》)。认为狂狷者,如得良教,可以成为“中行”之人。

(3) 德之贼:道德败坏者。《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

(4) 徇:依从,遵从。柳宗元《封建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5) 心源:佛教名词。以心为万法根源,故曰“心源”。“心”字多义,主要为“集起”义、“本体”义。《菩提心论》说:“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天台宗本“一念三千”,主张“反照心源”,通过“止观”双运,以悟佛性。近代谭嗣同从其泛仁论出发,认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心源非己之源,一切众生之源也”。他试图通过扩张“心力”、“洁治心源”以度众生。

【译文】

什么是直和曲呢?现在人看到谨慎诚实的人,就一概把他们称为好人并赞赏他们;而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却宁可欣赏狂狷的人。至于那些谨慎诚实的人,虽然周围的人都喜欢他们,但孔子却认为他们是道德的败坏者。这样看来,世人的善恶,分明和孔子的善恶相反。从这一个例子来推测,便可以知道,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取舍,没有不错误的。天地鬼神对善人降下福报、给恶人降下灾祸,都与孔子有相同的是非标准,却与世俗之见不同。凡是想积累善行的人,决不可以只为了让人看到和听到,只有从心灵最深微的地方,默默地洗涤那些不好的东西。若纯粹是济世救人之心,就是直;若稍有一丝哗众取宠的想法,就是曲。若纯是出于爱人之心,就是直;若有一丝愤世嫉俗之意的,就是曲。若纯是出于尊敬别人的心理,就是直;若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想法,就是曲。这些都应当仔细分辨。

【点评】

什么叫做直、曲?现在人们看到小心谨慎、敦厚老实的人,大家都称他为善人而肯定他。但是古时的圣贤宁愿欣赏刚强不屈、有原则的人。至于一般看起来谨慎小心的所谓好人,虽然乡里都喜欢他,但由于这种人个性柔弱,欠缺道德的勇气,圣人反而认为他是道德的败坏者。所以世人所说的善恶,分明与圣人完全相反。从这件事上可以推知,世人对事物的种种肯定与否定,没有一件是没有差错的。天地鬼神庇佑善人、报应恶人,他们和圣贤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而不是与世俗的人采取相同的看法。

因此,凡是要行善积德的,决不可只靠自己的眼睛所看见、耳朵所听见的来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应从内心最隐秘、细微的地方,默默地省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加以洗涤、净化。纯粹是一颗救济世人的心,这就是端;如果有丝毫讨好世俗的心,那就是曲。纯粹是爱人的心,那就是端;如果有丝毫愤世嫉俗的心,那就是曲。纯粹是尊敬他人的心,那就是端;如果有丝毫玩世不恭的心,那就是曲。像这些都应当仔细地加以辨别。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 (1) ,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注释】

(1) 过咎:过错,错误。敦煌曲子词《十二时》之七:“下床开眼是欺谩,举意用心皆过咎。”

【译文】

什么是阴和阳呢?凡是行善事却要别人知道,那就是阳善;而行善事不让人知道,那就是阴德。人有阴德,上天会有福报;人有阳善,会享受世间的名声。名声,就是一种福报。不过,名声也是造物主所忌讳的。世上享有盛名却名不副实的人,常常会遭受到意外的横祸;那些没有过错却无辜地背负恶名的人,子孙后代却往往能飞黄腾达。阴、阳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

【点评】

什么叫做阴、阳?凡是做善事而被大家知道的,就是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的,就是阴德。有了阴德,上天会给予报偿的;阳善,则会给人带来好的名声,名声也是一种福泽。但是名声也是造物主所忌讳的。世上那些享有盛名,而实际上名实不相符的人,常常会遭受意想不到的灾祸;那些没有什么过错,却意外无辜地背上恶名的人,他的子孙往往突然地飞黄腾达起来。阴阳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阴阳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指元气中相互矛盾的两种基本势力或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观念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其原义为日照的向背。后来词义逐渐丰富,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等阳性特性,以及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阴性特性,以及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易·系辞》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对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作了哲学意义上的概括。老子以“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命题最先说明了阴阳的普遍性。阴阳观念作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 (1) ,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 (2)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注释】

(1) 臣妾:西周、春秋时对服贱役的奴隶的一种称谓。男性奴隶称为臣,女性奴隶称为妾,合称为臣妾。

(2) 黜(chù):贬低。

【译文】

什么叫是?什么叫非呢?鲁国的法令规定,鲁国人如果能从别国诸侯那里把被俘虏过去做奴仆的人赎回来,都可以得到官府的赏金。子贡把被俘虏的人赎回来,却没有接受官府的赏金。孔子听到以后便不高兴地说:“子贡做得不对啊。凡是圣人做事,目的是要去移风易俗,这样,好的教化便可以普及给百姓了,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去行事。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子贡的做法就表示领了赏金就是不廉洁的人,那么谁还愿意去赎人呢?恐怕从今以后,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就送他一头牛作为酬谢,子路接受了。孔子高兴地说:“从此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去拯救掉到水里的人了。”

从俗人的眼光来看,子贡不接受赏金是高尚的,子路接受一头牛的谢礼是不好的,但孔子却赞赏子路而贬斥子贡。由此可知对于人们所做善事的评价,不是要考虑现在的行事而是要考虑延续的结果;不是要考虑一时的效果而是要考虑永久的影响;不是要考虑自身的毁誉而是要考虑天下的风气。现在的行事虽然是好的,但其延续下来的结果却是害人的,那就是表面看像善事但其实却不是善事;现在的行事虽然看上去是不好的,但其延续的结果却可以帮助别人,那就是表面看似乎不是好事但实际上却是好事。不过,这还只是就其中的一部分来讨论的,其他比如有些事像是不义但其实是有义的,有些事像是无礼但其实是有礼的,有些事像是不诚信但其实是诚信的,有些事像是不慈爱但其实是慈爱的,对这些事情的判断都应当有自己的选择。

【点评】

什么叫做是、非?在春秋时代,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如果能从别国诸侯那里把被俘过去做臣妾的人赎回来,都可以得到官府的赏金。但是子贡把被俘虏的人赎回来,却没有接受官府的赏金。孔子听到以后,很不高兴地说:“子贡做得不对啊。凡是圣贤的人做任何事情,目的是可以改变不良的风俗,对百姓产生教化的作用,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而去行事。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如果领了赏金就被指责为不廉洁,变成贪财的人,那么谁还愿意去赎人呢?恐怕从今以后,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就送他一头牛以作为酬谢,子路接受了。孔子高兴地说:“从此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去拯救掉到水里的人了。”

从世俗的眼光看来,子贡不接受赏金是优,而子路接受赠牛是劣。但是孔子却肯定、赞赏子路,而否定、责备子贡。因此可知人们行善,不能只看他当时的行动效果,还要看将来是否会产生弊端;不能只看一时的效应,还要用长久的目光看待;不能只看个人的得失,还要看对天下大众的影响。当时的行为虽好,而它所造成的影响却足以贻害他人,那么看起来好像是善行而其实并非如此;当时的行为虽不好,而它的影响却会为别人带来好处,那么虽然看起来不像是善行而其实已经是了。当然这些只是就一件事来讨论而已。其他情况,比如看似不义的义举,看似不合乎礼数而实际上却合乎礼数的举动,看似不讲信用而实际上却合乎忠信原则的举动,看似缺乏慈爱而实际上却大慈大悲的行为等,都应当加以辨别。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 (1) ,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 (2)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 (3) ,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 (4) ,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注释】

(1) 吕文懿(yì)公:即明朝人吕原,字逢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正统进士。除翰林编修,历中允、侍讲学士、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入内阁预机务,进翰林学士。天顺六年(1462)遭母丧,因哀毁过度而卒。赠礼部侍郎,谥文懿。有《吕文懿公全集》。

(2) 泰山北斗:泰山高耸,五岳之首;北斗光明,群星之最。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3) 逾年:过了一年。

(4) 公家:泛指官府。杜甫《前出塞》:“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译文】

什么是偏、正呢?从前吕原先生刚刚辞去宰相的职位,回到故乡,当时天下人都非常敬仰他,就像对待泰山和北斗星一样。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后辱骂他,吕先生不为所动,并对他的仆人说:“不要和喝醉酒的人计较。”并且关了门来避开他。过了一年,那个人因犯了死罪而被捕入狱。吕先生才懊悔地说:“假使当时稍微与他计较一下,送到官府惩治一番,便可以通过小小的惩罚让他有所戒惧。我当时只想心存仁厚,没想到反而纵容了他的恶习,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就是以行善之心却做了不善的事的例子。

【点评】

什么叫做偏、正?有一个好心而做了恶事的例子。从前吕文懿公刚辞掉宰相的职位,回到故乡,因为他为官清廉、公正,所以受到人们的敬爱与尊重,就像对泰山、北极星一样。一位同乡的人喝醉酒后辱骂他,但他不为所动,对他的仆人说:“喝醉酒的人,不要和他计较。”于是关起门来不予理睬。过了一年,那个人因犯了死罪而被捕入狱。吕公才懊悔地说:“假使当时稍微与他计较一下,送到官府惩治,可以通过小小的惩罚而让他有所规诫。我当时只想心存仁厚,没想到反而纵容了他的恶习,以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对于不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防微杜渐,以便防患于未然。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 (1) ,众始定。不然,几乱矣。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

【注释】

(1) 困辱:使受困窘、屈辱。

【译文】

还有出于作恶之心却行了善事的例子。例如,有一户人家很富有,在荒年的时候,穷人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街上抢夺粮食。富人便告到县衙,县里却置之不理,穷人便更加肆无忌惮,于是富人便私下把这些穷人抓起来惩罚,那些抢粮的人才安定下来。要不这样,就可能会酿成大乱。所以做善事是正,做坏事是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那些出于善心却做了坏事的,却是正中的偏;而出于恶心却做了善事的,是偏中的正。这些道理不可不知道。

【点评】

也有出于恶心而做了善事的。例如,有一家富人,时值荒年,穷人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市上强抢粮食。这家富人就告到县衙,县衙置之不理,穷人更加肆无忌惮,于是他便私下叫人把这些抢粮食的人抓起来羞辱、责罚,抢粮的民众才安定下来。如若不然,就要酿成大乱了。

所以善事是正,恶事是偏,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些以善心而做了恶事的人,是正中偏;那些以恶心而做了善事的人,是偏中正。这些道理不可不知道。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 (1)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注释】

(1) 贯盈:以绳穿钱,穿满了一贯。多指罪大恶极。

【译文】

什么叫半、满呢?《易经》说:“如果不积累善行,就不能成名;如果不积累恶行,也不会造成杀身之祸。”《尚书》说:“商纣王的罪恶,就像以绳穿钱,穿满了一贯,好像把东西装满了容器一样。”勤奋地去积累,就是满;懈怠而不去积累,就是半。这是半和满的一种说法。

【点评】

什么叫做半、满?《易经》上说:“如果没有积累善行,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积累恶行,也不会造成杀身之祸。”《尚书》上说:“商纣王的罪恶,就像以绳穿钱,穿满了一贯,好像把东西装满了容器一样。”古代骄奢淫逸的帝王,所以被民众抛弃,就是因为他们日积月累的罪恶罄竹难书。秦始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为了满足其奢侈欲望,建造阿房宫及骊山墓,大兴土木。大规模地巡行全国,使人民的租赋徭役异常繁重。他死后不久,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二世而亡。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宫殿和西苑。并开掘运河,开辟驿道,常四出巡游,所到之处,恣意靡费挥霍。徭役苛重,穷兵黩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后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于江都。

勤加积累,自然就会满了;懈怠而不去积累,那就不会满。这是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泰山不让寸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所以力量的积累至为重要。《道德经》中也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 (1) 。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

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注释】

(1) 忏悔:“忏”是梵文Ksama(忏摩)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表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以忏悔为消除罪业、消除心垢的重要方法。《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忏悔业障”为菩萨十大行愿之一。《心地观经》:“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佛教也以之制作戒律,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查过悔改之机,以后发展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一种宗教仪式。

【译文】

从前有某人的女儿进入寺庙,想要施舍却没有财物,只有二文钱,便捐出来给寺中僧人,寺里的主持亲自来为她忏悔。后来这个女子进入皇宫从而大富大贵,她又带了几千两银子到寺庙来施舍,主持僧人却不过只让他的徒弟代他来为其回向而已。

她不禁问道:“我从前只施舍二文钱,师父亲自为我忏悔;现在我布施几千两银子,而师父反而不为我回向,这是为什么呢?”

住持回答说:“以前你布施的财物虽然少,而你施舍的心意却十分真诚,如果不是我老和尚亲自代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你布施的财物虽然丰厚,但布施的心意不如以前那次恳切,所以我叫人代为忏悔就足够了。”这就是说千金也是“半”,而二文却为“满”。

【点评】

从前有个女子到了寺庙里,想要布施却没有钱,只有两文钱而已,就都捐给了寺里,寺里的住持亲自为她忏悔。后来这个女子入了皇宫,大富大贵,带来数千两银子到寺里布施,住持却只让他的徒弟代为回向而已。

她不禁问道:“我从前布施两文钱,师父亲自为我忏悔;现在我布施几千两银子,而师父反而不为我回向,这是为什么呢?”

住持说:“上次你布施的财物虽然少,而你施舍的心意却十分虔诚,如果不是我老和尚亲自代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你布施的财物虽然丰厚,但布施的心意不如上次那么恳切了,所以我叫人代为忏悔就足够了。”这是千金为半善,而二文为满善。善心的满、半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以心意的虔诚与否为衡量标准。

钟离授丹于吕祖 (1) ,点铁为金 (2) ,可以济世。

吕问曰:“终变否?”

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

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 (3) ,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

【注释】

(1) 钟离:指钟离权,唐五代道士,后演为八仙之一的汉钟离,道教全真派的北五祖之一。按《集仙传》所载:字云房,不知何许人,唐末入终南山。《宣和书谱》称:“神仙钟离先生不知是何时人,自称生于汉,吕洞宾对他执弟子礼,又自称天下都散汉。”因其生平不详,宋以后衍化为: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咸阳(今属陕西)人,历仕汉及魏晋,首遇上仙王玄甫得长生诀,再遇华阳真人传太乙刀圭、火符内丹,洞晓玄玄之道。钟离权与吕洞宾对丹道的讨论,由唐代道士施肩吾编为《钟吕传道集》行于世。吕祖:即吕洞宾,名岩,一名岩客;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末道士。河中永乐(今属山西)人。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传说在长安遇钟离权,被授以“大道天遁剑法”和“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外丹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民间对其事迹颇多传说,被奉为“八仙”之一。

(2) 点铁为金:道家称有炼丹术,谓丹有点铁石成黄金的神效。亦作“点石成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旗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3) 功行:指修炼所达到的程度。

【译文】

钟离权传授丹方给吕洞宾,于是便可以点铁成金,用来济世救人。

吕洞宾问道:“点铁所成的金子最终会再变回来吗?”

钟离权回答说:“五百年后,就会恢复它的本质。”

吕洞宾说:“这样的话就会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

钟离权说:“修炼成仙要积累三千件功德,你就这一句话,三千件功德就已经圆满了。”

这是半和满的又一种说法。

【点评】

钟离权当初向吕洞宾传授炼丹的方法,点铁成金,可以用来行善济世。“点铁为金”也就是“黄白术”,是古代炼丹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以黄喻金,以白喻银,总称“黄白”。人们企图通过药物的点化,将金属变为金黄色或银白色的假金银,又称“药金”或“药银”。制取“黄白”的方技,即称“黄白术”。“黄白术”源于战国燕齐方士的神仙方技,盛行于两汉时期。道教创立后,继承了以往的黄白术成就,与外丹术同步发展。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对黄白术有所论述。梁陶弘景撰有《集金丹黄白方》一卷,可惜早已亡佚。唐代是黄白术的极盛期。唐皇室迷恋丹药,也耽于黄白。宋代是黄白术发展的余绪时期。宋徽宗素好道术,当时受其宠幸的道士林灵素,被赐号“通真达灵玄妙先生”,并授以金牌,任其自由出入宫禁,人称“道家两府”,即道教宰相。据记载林灵素攻击异己,有道人精于黄白之术,于腰间取药少许,用手轻拭于铜炉之上,则成黄金。林灵素因忌此道人有异能而从中作梗,使其不得面见皇上。宋以后道教黄白术逐渐泯灭不传。

因黄白术所造“金银”只不过是一种合成金属,终是伪假之物,所以历史上也不乏对此加以限制的法令。汉景帝前元六年(前151)曾下诏称:“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弃市”是古代死刑之一,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陈尸街头示众,以示为大众所遗弃的刑罚。秦汉以前已有弃市刑,汉代的弃市为斩首,魏晋以后则为绞刑。“弃市”的运用,主要为了达到杀一儆百的恐吓作用。

吕洞宾也是对于“点铁成金”的法术不甚信服,因而问道:“点铁成金后还会变回原形吗?”钟离权说:“五百年后,就当复还本原。”五百年当不是确切的说法,只为说明年代久远之后,“点铁成金”之物终会返回原形。吕洞宾说:“这样将贻害五百年后的人了,我不愿做这样的事。”不贪图一时的功利,而遗祸后人。钟离权说:“修炼成仙要先积满三千件功德,你的这一句话,三千件功德就已经圆满了。”

这是半善、满善的又一种说法。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 (1) ,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 (2) ,是谓一心清净 (3) ,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 (4) 。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 (5) ,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注释】

(1) 勤励:勤劳奋勉。

(2) 三轮体空:亦称“三轮清净”。《般若经》等所说修菩萨六度行的般若法要。三轮,一般指能、所、物(法)。如以布施来说,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为三轮,体此三者性空无相而离执着,以如此之心行施,称三轮体空、三轮清净。所谓施恩不望报,那才是清净的布施波罗蜜。《能断金刚般若经论》释“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义云:此显所施之物及所施众并施者,于此三处除着相心。其余诸度亦然,皆须三轮清净而行,得称为“波罗蜜”。

(3) 清净:佛教主张离恶行过失,离烦恼垢染,就是“清净”。

(4) 劫: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

(5)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译文】

另外,行善的时候心中并不执着于行善,这样的话就随便行什么善事都可以得到圆满的结果。如果内心执着于行善,即使终生都勤奋而努力,也只不过算是半善而已。就好像拿财物来帮助别人,内心并不考虑自己,对外亦不执着于他人,中间也并不执着于施舍的财物,这就叫作“三轮清净”,也叫作“一心清净”,这样的话一斗米便可以结出无边无际的福报,一文钱便可以消除千万年的罪孽。倘若内心不能忘记所行的善事,即使施舍了万两黄金,福报仍然不得圆满。这是半和满的又一种说法。

【点评】

另外,行善而心里不想着这是善行,那么随便做什么样的善事,都会很圆满。如果心里总想着自己是在行善,虽然终生都很勤勉地做善事,也只能算是半善而已。譬如以财物来帮助别人,内不见自己,外不见所帮助的人,中不见所布施的财物,这就叫做“三轮体空”,“一心清净”,那么一斗米就可以种出无限的福泽,一文钱都可以消弭一千劫所造的罪孽。如果这个心不能忘怀所做的善事,那么哪怕施舍万两黄金,还是不能得到圆满的福。这又是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 (1) ,被摄至冥司 (2) ,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 (3) ,此疏稿也 (4) 。”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注释】

(1) 馆职:在馆阁任职的官员称馆职。宋沿唐制,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等馆阁任职的,从直秘阁、直馆、直院到校理、校勘等,均称为馆职。

(2) 冥司:阴间,阴曹地府。

(3) 谏:直言规劝,多用于下对上。《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

(4) 疏稿:奏疏的草稿。

【译文】

什么叫大、小呢?从前有个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他的魂魄被摄到阴曹地府,阎王让鬼吏把他的善恶记录呈上来。等到这两份册子送到后,记录恶事册子堆满了庭院,记录善事的册子却只有一小卷轴,不过像筷子一样粗。拿秤来称量,却发现满院的作恶记录反而很轻;而像筷子那样粗细的善事记录反而很重。卫仲达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过失、罪恶?”

阎王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过,不一定要等你犯了以后才算。”

卫仲达又问那个卷轴中记录的是什么事,阎王回答说:“朝廷曾想要大兴土木,修建三山石桥,你上了奏章来劝阻此事,这就是你的奏疏草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进谏了,但朝廷并没有采纳,于事无补,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功德。”

阎王说:“朝廷虽然没有听从你的建议,但你有这样的念头,便已经功在万民了;如果朝廷听从你的建议,那么善的功德就更大了。”

所以志向在全天下和国家的,善事即使少,其福报却会很大;如果只在自己的,哪怕善事很多,其福报却只会很小。

【点评】

什么叫做大、小?从前有位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有一次他的魂魄被摄到阴曹地府,在那里接受审判。卫仲达到达阴曹地府后,阎王让鬼吏把他的善恶记录呈上来。等到这两份册子送上来,关于他的恶事的记录堆满了庭院,不可胜计,而关于善事的记录却只有一小卷轴,仅如筷子般粗细。拿秤来称量,发现盈庭的恶的记录反而轻;而如筷子般粗细的善事记录的卷轴反而重。卫仲达不解,于是说道:“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过失、罪恶?”

阎王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过,不一定要等你犯了以后才算。”卫仲达又问那个卷轴中所记录的是什么事。阎王回答说:“朝廷曾想要大兴土木,修建三山石桥,你上疏劝阻此事,免得劳民伤财,这卷轴中是你的奏疏草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说了,但朝廷并没有采纳,于事无补,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功德。”

阎王说:“朝廷虽然没有听从你的建议,但你的这个念头是为千万的老百姓着想;如果朝廷听从你的建议,那么善的功德就更大了。”

何谓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 (1) 。夫子论为仁 (2) ,亦曰先难。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脩 (3) ,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注释】

(1) 克己:约束、克制自己。表示个人道德修养的概念,即按着一定的道德要求约束自己的意思。《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2) 仁: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范畴。“仁”字,从人从二,原意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关系。孔子发展了“仁”的思想,并使之成为道德规范的核心,孔子“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把“克己复礼”作为实现“仁”的根本途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实践“仁”的可能性,“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3) 束脩:即十条干肉。《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后来多指赠送给教师的酬金。

【译文】

什么叫难、易?儒家先圣说,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就要先从最难克除的地方做起。孔夫子在论述“为仁”的问题时也说要先从最难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拿出两年教书的报酬这仅有的收入,替别人偿还欠官府的钱,从而保全了一对夫妇;还有河北邯郸的张老先生,拿出十年的积蓄,代人交还赎金,从而救还了别人的妻儿:这都是将难以割舍的东西施舍给别人。比如江苏镇江的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但还是不忍心纳幼女为妾,而将其送还给邻居,这是在难以忍耐的情况下而能够克制自己。所以上天也会降下更多的福报。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想行善立德都很容易,容易而不去做,那是自暴自弃。贫贱的人要行善修福是很难的,艰难而能去做,这就十分可贵了。

【点评】

什么叫做难行、易行的善?儒家先圣说,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就要从难克除的地方做起。孔夫子在论述“为仁”的问题时也说要先从最难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拿出两年所挣得的教书的酬金,替别人偿还欠给官府的田赋,从而不致使别人夫妇被拆散。又如河北邯郸的张老先生,拿出十年的积蓄,代人交还赎金,而救还了别人的妻儿。这都是将难以割舍的东西施舍给别人。比如江苏镇江的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但还是不忍心纳幼女为妾,而将其送还。这些都是在难以忍耐的情况下而能够克制自己。上天必定会降给他们丰厚的福泽。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想行善立德都很容易,容易而不去做,那是自暴自弃。贫贱的人要行善修福报是很难的,艰难而能去做,这就十分可贵了。

随缘济众 (1) ,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 (2) ;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 (3) ;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4) ;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注释】

(1) 随缘:佛家语。谓人生际遇,悉起于因缘。此指随意、随应或随顺机缘,不加勉强。有顺其自然之意。

(2) 与人为善:原指帮助别人一起做好事。今多指善意帮助人。孟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观念。谓偕同他人一道行善。《孟子·公孙丑上》:“(大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人都能按其本性行善,他人善行,亦己之善行。他赞扬舜能够与别人一同行善,乐于吸取别人的善行为己所用。所以孟子认为,君子最高的德行便是取人所长,偕与行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与,犹许也;助也。取彼之善而为之于我,则彼益劝于为善矣,是我助其为善也。”此词现代语义,指善意助人进步,即从朱熹释义演化而来。

(3) 成人之美:帮助成全别人的好事。语见《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品德低下的小人则与此相反。君子存心爱人,小人存心害人,这是他们的不同用心。

(4) 护持正法:正法,即四谛等真正之法。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无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

【译文】

随缘去济助众人的事情,其种类非常繁多,简单地来列举条目,大概有十种: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点评】

随顺机缘而去做济助别人的事情,并不刻意去做善事。这类事情的种类繁多,文中所列大概有十种。此十种多为传统的民族道德。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 (1) ,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 (2) 。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 (3) ,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4) 

【注释】

(1) 雷泽:一名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东北。《尚书·禹贡》:“雷夏既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

(2) 揄扬:宣扬。李白《玉壶吟》:“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3) 明哲:明智,洞察事理。也指聪明智慧的人。

(4) 良工苦心:指经营某事的用心之深。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译文】

什么叫与人为善?从前大舜在雷泽之中,看见打鱼的人都选潭深鱼多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渔夫便只能在水流湍急的浅滩中捉鱼,舜很怜悯他们,便自己也去打鱼。看见有人争夺的时候便避而不谈;看到有人互相谦让的,就赞赏宣扬并效法他们。过了一年,大家都把潭深鱼多的地方相互谦让出来。以舜的聪明睿智,难道不能说句话来教导众人吗?这是因为他不用言语教导,而是以身作则来转变人们的思想行为,这正是教导众人的良苦用心啊!

【点评】

什么叫做与人为善?从前舜在雷泽,看见打鱼的人都选潭深鱼多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渔夫便只能在水流湍急的浅滩中捉鱼。舜看到后,很悯恻哀怜他们。于是他自己也去打鱼,看见有人争抢,对于他们的行为不加评判;看见有彼此谦让的,他就加以赞赏宣扬并效法他们。过了一年,大家都把潭深鱼多的地方相互谦让出来。当时以舜的聪明睿智,难道不能说几句话来教导大家吗?这是因为他不用言语教导,而是以身作则来转变人们的思想行为,这真是用心良苦啊。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别人做出榜样。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处处起模范作用,是有修养的体现。

吾辈处末世 (1) ,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2) 

【注释】

(1) 末世:浇末之世代。佛教认为,释迦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次一千年为像法时,后万年为末法时。末世,即末法时。

(2) 大人:德行高尚的人。

【译文】

我们正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里,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盖过别人,不要用自己的善行来与别人相比,不要用自己的才能来难为别人。应该收敛自己的才智,让自己显得似乎没有什么才能一样,看到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并尽量帮他遮掩:一来让他有改正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可取,有一点善行可以记录,要立刻舍弃自己的来学习,而且要大加称赞与宣扬。凡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是出于为自己的私心,而是要为社会树立典范,这才是君子“天下为公”的气度。

【点评】

我们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年代,不可以自己的长处来掩盖别人的长处,不可以自己的善行来与别人相比较,不可以自己的才能来难为别人。收敛才智,虚怀若谷,就像自己没有才识的样子。了凡先生的本意是要劝导人们谦逊包容,其实“收敛才智”,也可以成为一种谋略。宋代大将狄青就曾以这种“大智若愚”之法,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狄青不信鬼神,一次,他率军出战,因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什么把握,要想法来鼓舞自己的士气。于是大军刚出桂林之南,便拿出一百个铜钱与“神”约定说,如果我的军队真能取得大胜的话,就请您显灵,让铜钱的正面都向上。左右官员以为此法愚蠢,都劝他不要这样做,担心若不如意,会动摇军心。狄青不听劝告,一定要掷铜钱。这时,成千上万的官兵都紧张地注视着狄青,只见他挥手一掷,一百枚铜钱落地,铜钱的正面竟然全部向上。于是全军欢呼,士气倍增,果然打了胜仗。凯旋后,取出封于原地的铜钱一看,原来一百枚铜钱的正反两面都是一样的。狄青是故意装作愚不可及,而实则聪明绝顶。

看到别人的过失,就要多多包涵,为他掩盖。一方面让他有自我改过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看到别人有一点点的长处可供学习,有小小的善心善行,都要舍弃自己的成见,学习他的长处,并且为他们赞叹,广为宣传。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自己见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努力学习;而见到别人的缺点,就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凡是在日常生活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是出于为自己考虑,而是要为社会树立典范,这才是君子以“天下为公”的气度。这也深合传统“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外王”是先秦道家提出的理想人格,后世儒者亦以此标榜。也就是要内有圣人之道德,视生死为一,与天地并存,顺任自然,与造化同往而不傲视万物;外有王者之名,施王者之政。

何谓爱敬存心 (1) ?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 (2) ,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 (3) ,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注释】

(1) 存心:存有某种心思。犹言居心。存心即自觉存养人的先天道德本性。《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认为,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他能够自觉地反省、保养、发扬自己的先天善性,能够按照“仁”、“义”、“礼”、“智”等道德要求去做。

(2) 悬绝:悬殊,相差很大。

(3) 不肖:不才,不贤,不孝。《中庸·行明章》:“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译文】

什么叫爱敬存心?君子和小人,从表面现象看来,常常容易混淆,只有这一点存心,善、恶相差悬殊,如同黑与白那样截然相反。所以说:君子之所以与一般人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存心。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心。人有亲近、疏远、高贵、低贱之分,有聪明、愚笨、贤良、败坏之别,然而千万人的品质虽不相同,却都是我们的同胞,也都与我们是一体的,哪个不是应当尊敬、爱护的呢?爱护并尊敬众人,就是爱护和尊敬圣贤;能够与众人心志相通,也是能通圣贤之人的心志。为什么呢?圣贤之人的心志,本来就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各得其所。我们对这些人都爱护、尊敬,这样来安定整个世界上的人,也就是代替圣贤来安定他们。

【点评】

什么叫做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从表面现象看来,常常容易混淆。只有这一点存心,善、恶相差悬殊,如同黑与白那样截然相反。所以说:君子之所以与一般人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存心。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心。尽管人有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千差万别,但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一体的,难道不是我们应当敬爱的吗?《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也就是既能保持个性,又能与自己嗜好不同、意见不一的人调和相处。庄子更进一步,要“齐万物”,认为万物是等同、齐一、没有差别的。庄子从道生万物出发,把万物视为道“物化”的暂时形态。在他看来万物的形态变动不居,并非真实的存在,它们循环变易,复归于道。因此,事物没有质的稳定性,从道的观点来看,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大小、长短、久暂的差别,差别的出现完全是人们主体赋予的。

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能够与众人心心相通,也就是与圣贤心心相通。为什么呢?圣贤的心意,本来就是要世界上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我普遍爱敬世人,使他们安泰,那也就是代替圣贤使他们安泰。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 (1) 。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 (2) 。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成立而后已。

【注释】

(1) 追琢:雕琢。金曰雕,玉曰琢。《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圭璋:古代礼玉之一种,为一种贵重玉器。上尖下方曰“圭”,半圭曰“璋”。古礼制诸侯朝王执圭,朝后执璋。古为瑞信之器。

(2) 诱掖:引导和扶助。

【译文】

什么叫做成人之美呢?玉本来藏在石头里,如果不去寻找或者扔掉那就与瓦砾无异,如果四处寻找并精心雕琢那就成为了贵重的圭璋。所以凡是看到有人做了一件善事,或是这个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并且资质有进步的潜力,都一定要引导和奖掖从而极力成就他。或是称赞鼓励,或是协助扶持,或是为他辩白诬陷、分担诽谤,总之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之后才停止。

【点评】

什么叫做成人之美?玉本来是藏在石头里面,抛弃不顾也就与瓦砾无异,如果精心雕琢就成为了贵重的圭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并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所以只要见到别人做一件善事,或是这个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很有前途,都要引导和扶助并极力成就他。或是称赞鼓励,或是协助扶持,或是为他辩白诬陷、分担诽谤,总之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方才罢手。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 (1) ,其功德最宏。

【注释】

(1) 匡直:纠正,端正。语本《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辅翼:辅佐,辅助。《史记·鲁周公世家》:“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具多。”

【译文】

大概来说,一般人都厌恶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乡下善良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所以善人如果处在世俗之中,也难以自立。而且凡是英雄豪杰都铁骨铮铮,不太注重礼法与规矩,所以大多容易被找出毛病来指责。因此做好事反倒容易失败,好人也常常被毁谤。只有仁厚的长者去修正并辅佐善人的善行,这样才会有更多宏大的功德。

【点评】

大概一般人都厌恶异己,乡里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善人就常会受到不善的人的排挤。所以人要成为善人、有为之人,其所处的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孟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哀哀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认为这样不合适,立刻搬家,住到集市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他又学着玩。孟母觉得这样也不好,又将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开始学习礼节,并要求上学。孟母深感欣慰,认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住处。

在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的世俗环境里,善人很难自己立得住脚。正如庄子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并且豪杰刚正不阿,不修边幅,多容易被批评指责。所以,做善事常常容易失败,善人也常常被毁谤。面对如此险恶的外部环境,了凡先生认为只有靠仁人长者端正人们的行为,并辅佐善人行善,匡扶正义,才能有所改变,并且这样做的功德也是很宏大的。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 (1) ?世路役役 (2) ,最易没溺 (3) 。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 (4) ,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 (5) :为惠最溥 (6) 。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症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 (7) ,当反吾智。

【注释】

(1) 良心:善良的心,天赋的善心,本性。即仁义之心或善良之心。为孟子首次提出并阐发。孟子道性善,所以他认为,人人都生而固有一个作为道德判断主体的良心:“不忍人之心”,它知善知恶,明辨是非。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良心是使人所以能向善的内在根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同上)南宋朱熹注《孟子》曰:“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主后天良心说,认为良心及其作用是由后天的经验形成、发生的。他说:“必须说个仁义之心,方是良心。盖但这心,则不过此灵明物事,必其仁义而后为良也。”

(2) 役役:辛苦奔走、劳苦不休的样子。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白居易《闭关》:“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3) 没溺:沉没,沉迷。

(4) 提撕:提引,扯拉。引申为提醒,振作。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5) 清凉:佛教称一切苦、烦恼皆寂灭永息为“清凉”。

(6) 溥(pǔ):广大。《诗经·大雅·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

(7) 失言失人:《论语·卫灵公》:“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意即可以与他交谈却不与他交谈,这是失去了可交往的人;不可以和他交谈却和他交谈,这是说话不得当。

【译文】

什么叫劝人为善?生而为人,谁能没有良心?但在俗世之路上追逐奔走,又最容易沉迷堕落。因此,凡是与人相处,应当在合适的时候指点提醒别人,打开他们的迷惑。就好像在长夜漫漫的梦境中,让他们觉醒过来;还好像有人长久地沉陷于烦恼之中,要把他拔出到清凉自在的境界中来:这样做的恩惠最为广博。韩愈说:“短时间规劝别人要用口,要在百世里劝人就要用书。”这种劝人为善的方法和与人为善相比较,虽然把痕迹显露在外,但这是对症下药,时常会有神奇的效验,所以不可以废除。如果出现对不该说的人进行规劝和对该说的人没有规劝的情形,那就应当反过来考察自己的智慧。

【点评】

什么叫做劝人为善?人生在世,谁能没有良心?而人在尘世中庸庸碌碌,最容易沉迷堕落。

因此,凡是与人相处,应当设法指点提醒对方。譬如在长夜漫漫的梦境中,令其醒觉过来;譬如长久地沉陷于烦恼之中,而把他拔出烦恼,使其清凉自在,这样做的恩惠最为广博。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这种劝人为善和与人为善相比较,虽然形迹显露于外,但是对症下药,时常会有神奇的效验,所以不可以废除。如果有失言失人的情形,也就是有的人可以和他交谈却不与他交谈,有的人不可以和他交谈却和他交谈。即如《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之言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以就有注云:“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也就是要注意到各人资质的不同因材施教。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失言失人”的问题,那是因为自己智慧不够,应当反省自己。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 (1) ,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恫瘝在身 (2) ,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 (3) ,或以多方济其颠连 (4)。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注释】

(1) 颠沛:处境窘迫困顿。

(2) 恫瘝(tōnɡɡuān):病痛,疾苦。

(3) 屈抑:枉屈,压抑。

(4) 颠连:困顿穷苦。

【译文】

什么叫救人危急?处于患难或流离失所的情况,是人们时常会遇到的。如果偶然遇到处于困境中的人,就应当像痛苦在自己身上一样,尽快将他解救。或者说一句话来为他申辩冤屈,或者想方设法救济他的困苦。崔子说:“恩惠不在大小,只要能够救人于危急就可以了。”这真是仁德之人所说的话啊!

【点评】

所谓救人危急,就是遇到人们处于艰难困苦的情况就像自己感同身受一样,赶快将他解救。或者说句话为他申辩冤屈,或者想方设法救济他的困苦。崔子说:“恩惠不在大,只要能够救人于危急就可以了。”这真是仁德之人所说的话啊!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译文】

什么叫兴建大利?小到一个乡村,大到一个城镇,凡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最应该去做。或者挖渠引水,或者筑堤防患;或者修建桥梁,以方便过往的人通行;或施舍茶饭,以周济人的饥渴;一有机会就劝导大家,齐心协力做有益的事,不必害怕会有嫌疑,也不要躲避辛苦和埋怨。

【点评】

什么叫做兴建大利?小在一乡之中,大到一县之内,凡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最应该去做。“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者开渠导水,或者筑堤防患;或者修建桥梁,以方便通行;或施舍茶饭,以解除饥渴;一有机会就劝导大家,齐心协力兴建公益,不必避免嫌疑,不要害怕辛劳。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 (1) ,以布施为先 (2) 。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 (3) ,外舍六尘 (4) ,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 (5) ,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注释】

(1) 行:佛教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

(2) 布施:以福利施与人。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

(3) 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是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

(4)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是染污之义,就是说其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5) 悭(qiān):吝啬。

【译文】

什么叫舍财作福?佛门千千万万的善行之中,以布施财物最为重要。所谓布施,其实就只是一个“舍”字。通达的人内可以舍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可以舍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有的一切,没有舍不得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先从布施财物上做起。世人靠衣食维持生命,所以将财物看得最重。我却将财物舍掉,内可以破除我的吝啬之心,外可以救人于危急。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勉为其难,最终则会泰然处之,这样最有助于洗涤自己的私心,去除执着贪吝之念。

【点评】

什么叫做舍财作福?佛门的诸多善行中,以布施最为重要。佛教认为“布施”具有无上功德,是一种把福利施于他人、累积功德以求个人解脱的修行方法。小乘佛教将“布施”分作“财施”、“法施”两种。“财施”指将各种财物布施予人,目的在破除个人的吝啬和贪心,以免除未来世的贫困;“法施”指向人说法传教,目的使人成就解脱之智。大乘佛教将“布施”与大慈大悲的教义相联系,用于普度众生,故“布施”的对象遍及一切有情,并把它纳入大乘佛教的修习方法“六度”之中。“六度”,意为使人们由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

所谓布施,就只是一个“舍”字。明白通达的人内可以舍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可以舍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有的一切,没有舍不得的。外无所攀缘的万法,内心又无一识生起。庄子亦有“吾丧我”的观念,出自《庄子·齐物论》。“吾”是我,真我;“丧”为忘,忘我为去除自我偏见或意识。指忘记自我,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的境界。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先从布施财物上做起。世人靠衣食维持生存,所以将财物看得最重。我却将财物舍掉,内可以破除我的吝啬之心,外可以救人于危急。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勉为其难,最终则会泰然处之。这样最有助于洗涤干净自己的私心,去除执着贪吝的念想。

何谓护持正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 (1) ?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 (2) ?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注释】

(1) 参赞:参与并协助。

(2) 出世:超脱人世,脱离世间束缚。又作“出世间”,佛教认为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具体说来,苦集二谛为世间,灭道二谛为出世间。前者说生来即苦,说明人生缘起之理,表明人生的逼迫性和招感性;后者说灭寂、解脱才是佛教的追求,指出解脱的途径和方法,表明人生的可证性和可修性。

【译文】

什么叫护持正法?所谓的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没有正法,拿什么去参与谋划天地的造化?拿什么去分别万物?拿什么来挣脱尘世的束缚?拿什么来经理世务以达到出世的境界?所以凡是看到圣贤和佛家的像、经书典籍,都应当敬重并加以修缮整理。至于弘扬正法,报答佛祖超度的洪恩,尤其应当劝勉鼓励。

【点评】

本段主要解释什么叫做护持正法。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没有正法,怎么可以去参与天地的造化?怎么可以使天地万物有序地化育生长?怎么可以挣脱尘世的束缚?怎么可以经理世务,超脱虚幻的世间束缚?所以凡是看到圣贤的庙宇形象、经书典籍,都应当敬重,而加以修缮整理。至于弘扬正法,报答佛祖超度的恩德,尤其应当劝勉鼓励。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 (1) ,柔声下气,习以成性 (2) ,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3)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 (4) 。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 (5) ,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注释】

(1) 婉容:和顺的仪容。《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 习以成性:养成习惯,即成本性。

(3) 格天:感通于天。

(4) 自恣:放纵自己,不受约束。

(5) 格论: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译文】

什么叫敬重尊长?一家的父亲、兄长,一国的君主、长官,以及凡是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识见高的人,都应当小心服侍。在家里服侍父母,要内本之于深爱,外表和颜悦色,时间久了便成为本性,这就是和气感通上天的根本。在外事奉君王,每做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恣意妄为。每惩罚一个人,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作威作福。事奉君王就要像事奉上天一样,这是古人的格言。而这些方面与人的阴德最有关联。试看忠孝的人家,子孙没有不连绵不绝而且兴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

【点评】

什么叫做敬重尊长?家庭中的父兄,国家的君长,以及凡是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识见高的人,都应当小心服侍。古代社会家国同构,家庭与国家、社会的结构是相同的。君、臣、民是古代传统的社会结构,它不过是放大了的家庭结构。“君主”相当于社会中的“家长”,居统治地位,负责发号施令;“臣”为社会里的“家属”,负责执行君主的命令、管理人民;“民”则为社会中的“家奴”,为社会的最底层。“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身修养好了,家政治理好了,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所以服侍好父母才能事奉好君主。在家里服侍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养成习惯,以成本性,这就是和气感通上天。在外事奉君王,每做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恣意妄为。每刑讯一个人,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而作威作福。事奉君王就像事奉上天一样,这方面与人的阴德关联最为密切。试看忠孝的人家,子孙没有不连绵不断而且兴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

古代中国深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三纲五常”来源于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和仁义道德的说教,董仲舒为论证其合理性和永恒性,用“天人感应论”给“三纲五常”披上了神学外衣。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取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天之道就是阳尊阴卑,阳贵阴贱,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阴永远处于从属地位。臣侍君、子侍父、妻侍夫是天经地义。因为“君为臣纲”是第一纲,君主秉天意而行事,所以,君主依天意而行事谁也不能违背。事君如事天,否则,上违天意,下抗君主,违背“五常”,必遭惩罚。董仲舒宣布: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三纲五常”依据天意永远也不能改变,这就使“三纲五常”固定化、系统化、神学化了。“三纲五常”学说是儒家宗法等级思想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 (1) ;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 (2)。”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注释】

(1) 恻隐:怜悯,不忍,同情。

(2) 牝(pìn):雌性的兽类,也泛指雌性。《史记·龟策列传》:“禽兽有牝牡。”

【译文】

什么叫爱惜物命?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罢了。追求仁的人就是要求这个,积累德行的人也是要积这个。《周礼》说:“早春的时候,祭祀用的牲畜不要用母的。”孟子说,君子应当远离厨房,这就是为了要保全我们的恻隐之心。所以前辈就有“四不食”的禁忌,是说听到宰杀声音的不吃,看到宰杀场面的不吃,自己喂养的不吃,专门为我宰杀的不吃。人们无法完全断绝吃肉,就应当先从这几条来戒。

【点评】

人之所以算作是人,就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求仁的就是要求这些,积德的也是要积这些。恻隐之心集中反映了孟子的道德起源论和人性论。孟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中,就有善的因素。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他看来,人性本身是善的,这是一种天生的本性,恻隐之心人人具有。孟子还进一步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义”的开始,他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叫做“四端”。“四端”如能发展起来,就形成了“仁”、“义”、“礼”、“智”这“四德”。“四德”是“四端”的发展。有了“四德”人就具有了善心。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不仅不善,反而凶狠残暴?他认为那是因为这些人不注意善的方面,不注意培养和扩大善的结果,也就是没有发扬恻隐之心的结果。

《周礼》上说:“早春的时候,祭祀用的牲畜不要用母的。”孟子说,君子应当远离厨房,这就是为了要保全我们的恻隐之心。所以前辈就有“四不食”的禁忌,说的是听到宰杀的声音不食,看到宰杀的场面不食,自己喂养的不食,专门为我而宰杀的不食。后来的人们无法断绝吃肉,不妨先从这几条禁戒开始做起。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 (1) ,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 (2) ,当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注释】

(1) 蠢动含灵:犹指一切众生。

(2) 暴殄(tiǎn):糟踏毁坏。杜甫《又观打鱼》:“吾徒何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译文】

循序渐进,慈悲之心不断增长。不只是应当戒除杀生,那些蠢动的动物其实也都有灵性,也都是有生命的。抽取蚕丝时要煮茧,锄地的时候要杀死虫子,想想我们衣食的由来,都是以杀害别的生命来养活自己。所以糟踏浪费衣食的罪孽,应当与杀生等同。至于手下误伤的,脚下误踩的,不知道有多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去防止。古诗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多么仁慈啊!

【点评】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慈悲心不断增长。不只是应当禁戒杀生,包括低等生物等一切众生都是有生命的,都应当爱惜。抽取蚕丝时要煮茧,锄草耕地时要杀死虫子,想想我们衣食的由来,都是以杀害别的生命来存活自己。所以糟踏、毁坏衣食的罪孽,实在是与杀生相等同。至于手下误伤的,脚下误踩的,不知道有多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仔细提防。古诗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多么仁慈啊!人要以慈悲为怀,与地球上的各种物种和谐相处,不可以自我为中心,肆意攫取自然资源。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 (1) ;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注释】

(1) 殚(dān):尽,竭尽。

【译文】

善行是无穷无尽的,无法仔细罗列陈述;由这十件事推而广之,那么各种德行就都可以完备了。

【点评】

善行无穷无尽,一时难以说尽,由这十个方面推衍开来,那么各种德行就都完备了。善事善行难以详述殆尽,即使举例十分完备,仍难将全部都网罗进去。挂一漏万,也就在所难免。惟有提纲挈领地列出几个条目,方免顾此失彼之虞。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