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然
佛学与“命自我立”
佛学包括世间法和出世法,而以出世法为究竟。它为我们阐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破除一切妄情偏执,迷信幻觉、而导归正信、正见、正行、正觉,它指明了一切众生在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一期生死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短暂
袁了凡与嘉兴藏
《嘉兴藏》是明末清初民间募刻的一部大藏经,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经。嘉善人袁了凡是最早的倡刻者和积极策划者,他首先提出用方形线装本刻印,为《嘉兴藏》的刊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了凡(1533-160
四篇家训,一部佛经
读了了凡先生的这四篇教训,心中默然徒生一种莫名的感恩之情。就犹同自己的前辈在几百年前留给自己的谆谆教诲。一字一句都是那么地恳切、那么地诚挚。不由得不感慨,自己怎么会等到快近不惑之年,才有幸读到如此诚恳真
善当深辩
【善有真,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阳,有是有非有偏正,有半有满有大小,有难有易当深辨呀,当深辨!】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立些功德,比平常人来得容易,但是容易做,却不肯做,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了;而没钱没势的穷人,要做些福,都会有很大的因
了凡四训:云谷教持准提咒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语余曰:符箓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
研读《了凡四训》感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
了凡四训大意亲闻记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加州德安乍(DEANZA)学院讲了凡四训大义,为期五日,承张德声居士寄赠录音带五卷,恭听之后,摘要记录,供养读者。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研究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这篇文章从明末一直流传到现在
《了凡四训》故事简介
袁了凡先生访高僧云谷禅师於栖霞山中,并对坐一室。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对坐三昼三夜心中末动一念。云谷禅师异之,问了凡先生何以如是的因由。了凡先生对曰:我的命运已被孔先生算定,而且事事皆准,无出其右者,故此,在人生中,再
了凡四训精解——第四篇
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他的
了凡四训精解——第三篇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后来果然
了凡四训精解——第二篇
一、改过三要素
在春秋时代,各国的高级官吏,常从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去加以判断,就可推算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而没有不灵验的。
一般来说,吉凶祸福的预兆,都是先从人的心里面产生,然后就表现到全身四肢上去。譬如
了凡四训精解——第一篇
一、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我童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我放弃学业(科举),改学医,她认为学医可以养活生命,也可以救济别人。并且学术有成,也可偿父亲的心愿。
后来我在慈云寺,碰到位老人,一脸长须,相貌非凡,看起来飘
了凡四训精解——袁了凡居士略传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黄,字坤仪;江苏省吴江县人。年轻 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殳的人家;因此,在嘉善县得了公费做县里的公读生。他于明穆宗隆庆四年(西元一五七○年),在乡里中了举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考上进士,
了凡四训新解(3)
四、母亲说:要不这高考我们就不参加了吧?
若是参加高考的学子们看到了凡先生母亲的一番话,一定会引起不小的共鸣,高考牵动多少家庭的心,这难道真的是通往人生成功,幸福的唯一的一条路吗?
(正文)余童年丧父,母命弃举业学医,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