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哲理之语(一)

日期:2017-12-04 15:48:41 作者:了凡同修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一)识境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楞严经》卷一)
    由于意识活动的缘故,于是产生种种事物形象;由于形象出现的缘故,又引起种种意识活动。法:见本页“若见因缘即能见法”条注。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楞严经》卷一)
    所有事物的产生,都是心的反映,所有因果显现,大而世界,小而微尘,都是由于意识的作用才存在。
    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是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楞严经》卷二)
    谈起酸梅,口中流涎,想登悬崖,心中忧苦。想蕴这一种意识活动认虚无为实有,大体就是这样。想阴:也作想蕴,为五蕴之一。相当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等等。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楞严经》卷六)
    空观在大觉中发生,有如大海中现起的一个浮沤。沤(-u):水泡。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楞严经》卷九)
    应当知道虚空出现在你心内,好比一片云点缀在太虚,何况那些世界还是在虚空之中呢! 
    万象虽殊,而不能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不真空论》)
    世界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没有各自不同的独立本性,由此而知事物不是事实,只是幻想而已。
    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般若无知论》)
    认识与认识对象相互依存,认识对象的有无依赖于认识的有无,认识的有无依赖于认识对象的有无。
    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楞伽经》卷四)
    妄诞地以外境为真实的臆想,为其所臆想的事物设立种种名称概念,来表示、区分这些事物现象。
    心如二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楞伽经》卷四)
    心犹如主持歌剧的人,意识好比演员,五识是伴随者,妄想则是看表演的观众。意谓反映在意识中的事物,犹如舞台上的表演,只是假象。五识:依眼耳鼻舌身五根,缘色声香味触五境而产生的五种认识。
    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十二门论》)
    因为自我,才有自我所感受的世界;如果没有自我,则没有自我所感受的世界。意谓每个人感受的周围世界的境况相状,均依每个人心境的不同而不同,周围世界随着个个心境的生灭变化而生灭变化。
    或有刹土中,险恶不平坦,由众生烦恼,于彼如是见。(《华严经》卷一O“华藏世界品”)
    某些国土内,情况险恶坎坷,是由于那里众生身心迷惑纷乱,所以出现了险恶坎坷。
    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华严经》一三“菩萨问明品”)
    世间所见各种事物,都不过是以心为主,随各人理解,片面地去选取种种境界相,完全颠倒事物的本来面目,与实际不相符合。
    世间言语法,众生妄分别,知世皆无生,乃是见民间。(《华严经》卷一六“升须弥山顶品”)
    俗世间用语言概念来指称事物,只是众生对事物妄加的分别,知道了世间并没有产生和形成什么事物,乃是对世间的真实的认识。按照佛教理论,一切事物,都是唯识所现,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事物,只是人们意识中的虚幻影相。对这些虚幻影相加以称谓,于是宛然若有。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华严经》卷一九“升夜摩天宫品”)
    好比善画的画师,他并认识自心,却能通过心来作画,一切事物,实质就是这样,[不自知其为心所造]。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华严经》卷一九“升夜摩天宫品)
    心犹如工巧的画师,描绘出了世间各种形相。
    菩萨观世间,妄想业所起,妄想无边故,世间亦无量。(《华严经》卷一九“普贤行品”)
    菩萨观世间,都是由妄想造业所引起,妄想多到没有边际,所以也就有无量种种的不同世间。世间:梵文LoKa的意思。指包括有生灭烦恼的有情众生和它们所存在的周围环境,亦即世俗世界。
    善不善发,从心化生。(《金刚三昧线-真性空品》)
    善和不善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于心的作用化生出来的。
    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金刚三昧线-真性空品》)
    观见所有的外在境界,只是由意识所产生的概念语言所作的区分而显现,这并不是自性清净的本识。
    意识遍缘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于一切分别计度,故名遍计。(《摄大乘论-所知相分》)
    意识所追寻辨识的对象是无量的,遍及于一切,去计量忖度它们的区别,就叫做遍计。
    所言法者,谓从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起信论-立义分》) 
    佛教所说的法,就是指众生的心,这个心能包含一切世间的和出世间的所有事物和现象。
    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时至即现。(《起信论-解释分》) 
    好像明镜一样现出各种形象,直接反映事物的认识也是这样,随着外界尘镜的出现而显出印象。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起信论-解释分》)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依于意识才有种种不同;如果离开了意识活动,就不会有外界一切境界。
    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起信论-解释分》)
    三界都是虚幻的存在,只不过是无明妄心所作,离开了心就没有六尘境界。三界:TriloKya。佛教把世俗划分为淫欲,食欲的众生所居住的“欲界”;已离淫、食二欲但仍离不开物质的众生所居留的“色界”和无形色众生所居留的“无色界”等三种境界。而“三界”均处在生死轮回过程之中,所以佛教称之为迷途。六尘境界: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佛教认为它们象尘埃一样能污染人的情识,故名“六尘”,亦名“六境”。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起信论-解释分》) 
    一切事物,都是随心中妄念而产生。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起信论-解释分》)
    由于意识的活动,种种境界就产生了;意识活动停止,种种境界也就消失。
    从本以来,色心不二。(《起信论-解释分》)
    从根本上来看,物质与精神,不是两相对立的。色:梵文R‘pa的音译。指具有质碍、能受坏的事物。相当于“物质”概念。
    一法摄一切法,所谓心是。(《摩诃止观》五卷) 
    有一个东西,包罗一切,这就是心。
    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华严经义海百门》)
    外物不能够自动成为认识对象,一定要依赖于主体的心;心不能凭空地产生意识,也有待于外界条件。缘:在佛教概念中,作为因缘的缘指外界对象与条件,作为动词指攀缘、依附。 
    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华严经义海百门》)
    一切事物,莫不依靠心而显现,心念既虚融无碍,事物也随着与心融合一致了。
    大小相容,随心回转。(《华严经义海百门》) 
    大小互相容纳,全由一心支配。
    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
    当心生起这样的念头时,就有相对应的现象幻生出来。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意谓没有了五官和身心,也就没有了可感触的客体。
    识为诸有种,境是识所行;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广百论本》)
    人的意识活动是产生境相的种子,境相是由意识种子变现的;一旦认识到境相没有独立自性(我)时,境相及意识便同归于寂灭。
    如愚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愚痴的人把不过是由因缘和合而假现的并非真实存在的外物认作实有,这是因习以为常而扰乱了混浊的心,所以随着那些看来似真实的对象而旋转。
    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平等亲执外物,日等拿光亲照外物,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成唯识论述记》卷七)
    意识图形发时所显现的外物,并非与自心一样是能执著的真实本体,就象日光照射显现外境。由本身所识别区分的外物,是由自身所变现出来的。
    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成唯识论述论》卷七)
    意识生发时就外化为外界的存在,于是起个名,称它为某物。
    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成唯识论述记》卷一O)
    心识乃是内在具有,而心所造之境与外界因缘相通,由于防止糊糊涂涂地认外物为实有的缘故,所以只说万物唯识。
    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
    瑜伽主张外在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只是“识”或“心”是内在的实存,所有事物都是由内在的识所显现。瑜伽:即瑜伽行派,是佛教中主张“万法唯识”的一个重要学派,因为它主张“识”为最后的实体,而被称为大乘有宗。
    分别无所依,但行于自境。(《密严经》卷上“微妙生身品”。)
    将事物加以区分类别是没有根据的,只是人们自我意识的表现。
    复似诸婴儿,以口含其指,是知识分别,现境还自缘。(《密严经》卷上“微妙生身品”)
    又好似婴儿自吮其指,而认为手指是非自身的它物,把自身变现的境界,当作认识的对象。
    心识之所缘,一切外境界,见种种差别,无境但唯心。(《密严经》卷下“赖耶即密严品”)
    意识所攀附的,一切外在认识对象,虽显现出各种差别,其实都不是真实的存在,都是由自己的心所现出的幻象。
    曾彼病目,见空中佛。(《圆觉经》卷上)
    犹如患病的眼睛,看见花在空中纷飞。意谓为妄想蒙蔽,便幻化出各种外境。口头禅“病目见空花”本此。
    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从心所变。(《原人论》第四)
    心之外的确没有别的存在,儒道所谓元气也是由心所变现的境界。
    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现。(《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
    意识不会孤立生起,必须依外境才能生起;外境不是自己发生,是由意识才显现的。境:指外界认识对象。参见“三界虚伪”条注。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
    幡:窄长的旗子。能:惠能,禅宗六祖。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