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名灾区孩子进成都新家

日期:2017-12-03 08:19:50 作者:了凡同修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再次回到“安康家园”,地点从山东日照转移到了成都双流。
震后被安置在山东、北京的712名灾区孤困学生,9月1日将在双流开启新学期。
暑期各自返乡的学生再次聚首,将这个“家”的完整版图拼贴出来。但这个家有了新元素,校园、宿舍、食堂,都是新的,“安康妈妈”、“安康爸爸”也不例外。
只是,生活如新,温暖依旧。
环境是新的,人是熟的
29日傍晚,伍道福坐在食堂门口的阶梯上纳凉,和他一起的,还有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同学魏垚和潘锁。
他们向往新学期。背后是“安康家园”,眼前是棠湖小学,一个铁门将两者衔接起来。接下来的一年,他们将在“安康家园”吃住,在棠湖小学读书。
一墙之隔的小学,也是刚刚建成。“多媒体教室和日照的一模一样。”他啧啧赞叹说,校园足够宽敞,篮球场有好几个。
“安康家园”的孩子,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只有四岁半,从小学到高中均有分布。小学和高中的一起住宿,350余名初中生,则在新扩建的九江中学读书和生活。
与在山东日照相同的是,“安康家园”、“棠湖小学”、“九江中学”的新建、扩建资金,均来自山东日照钢铁公司在中国儿基会所设立的基金。
所以,同学们的闲聊话题,仍围绕着日照展开。伍道福手里拿着一个可以照相的MP4,里面储存着不少那时的照片。他时不时翻出来和好友分享,几个小家伙看到精彩的瞬间,还要一起发笑。
这个MP4是今年儿童节的礼物。他娴熟地开启摄像功能,喊着“叔叔看这”,记者一抬头,就听到笑声,“被我抓拍到了”。
不远处玩跳皮筋的几个女生也围过来。钱学蓉、陈晓慧、蔡叶懋住在同一个寝室,而且在日照就是室友。她们寝室门口贴着入住者的照片,当25日第一次看到时,钱学蓉惊叫道:“又是5楼,又是我们,缘分啊。”
她们对记者的相机产生了兴趣,拉着记者到粉刷一新的墙边说,“这面墙上全是心,多漂亮啊,给我们合影吧。”
孩子们住宿条件不错,小学生4人一间。“来成都前姑姑还有些不放心,生怕我不习惯。”松潘女孩钱学蓉说,环境是新的,人是熟的,大家一见面,陌生感早不知哪去了。
在军营中度过暑期的“尾巴”
孩子们的行李,搬进“安康家园”的时间还要早些。
今年6月,他们从日照返回,行李被直接从成都火车南站转运到双流。等到寝室布置好后,按照对应的入住名单,行李又躺到寝室的床边。
在家休息一个月后,7月底,他们陆续从灾区各地赶到成都,在军营中度过了暑期的 “尾巴”。24日,军训的最后一天,记者与他们在四川省学生军训基地相逢。
经过3周的训练,他们已习惯了纪律严明的集体生活。寝室内,洗漱用品摆放整齐,豆腐块般的被子棱角分明。
由于这批学生高中毕业前,多数要在 “安康家园”过集体生活,学会相处与融合,成了军训的一个重要主题。军训基地尽量安排同籍贯的教官训练同籍贯的学生,以从地缘角度拉近彼此的距离。高正菊、高正梅姊妹来自青川,与刘政是同乡。熟识之后,她们把教官当成了哥哥。而在“哥哥”的引导下,她们的训练非常出色。
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女教官晋红明显感觉到,尽管他们年龄小,但对未来都有比较明确的预期,“地震让他们体会到大爱,学会感恩,更懂得了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学到回报社会的本领。”不到一周时间,这些孩子叠被子的技术就达标了,经过训练,一二年级的小孩,生活基本能自理了。
八成“妈妈”“爸爸”有幼教或医护工作经历
“安康妈妈”、“安康爸爸”与这些孩子的最初相识,也是从军训营开始的。“给他们作出表率,树立榜样,才会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安康爸爸”陈安兴说,生活老师全程陪着学生军训,做一样的动作,吃一样的苦,流一样的汗。
“安康家园”(含九江中学)现有专职生活老师90名,平均年龄30岁,80%以上有幼师教育或医护工作经历,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辅导。他们的值班室,设在宿舍楼每层的楼梯口旁边,以确保学生出入安全。
陈安兴是为数不多的 “安康爸爸”之一。他曾是军人,曾在震后随部队率先进入汶川县城。退伍时,恰逢“安康家园”招聘,他就成了“孩子王”。今年5月,他和同事前往日照学习管理经验。
军训时,学生黄伟(化名)找到他诉说心事。“这个学生喜欢画画,但他母亲一直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在父母双双遇难后,他觉得不再画画就是遵守母亲的遗愿。”陈安兴说,起初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导,就先和黄伟闲聊起来,“你的画如果能够被外界认可,自己干出一番成就来,那么,你实现了理想,也安慰了母亲。”
没想到,这次谈话后,黄伟又拿起画笔,他画的一幅军训作品让师生拍手叫好。
这段时间接触后,孩子们和生活老师打成一片。记者听到孩子们对女老师的称呼,有“妈妈”、“阿姨”,甚至还有“姐姐”。
胖胖的刘玉老师,就是孩子们的“姐姐”。学生们在楼下玩耍时,她就在旁边照看着。记者采访时,蔡叶懋她们跑过去使劲把刘玉拉过来,“姐姐,我们还没和你合过影呢,快看镜头。”
刘老师有些难为情。蔡叶懋快言快语,“叔叔,让我拍。”她把相机拿去,快门一按,传来几声咔嚓咔嚓的响声--“安康妈妈”、学生、新家园,成为一幅定格的影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