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立命之学
生命本身充满了数不清的不解之谜,命运更是谜中之谜,无数帝王、英雄、哲人都参不破其中的玄机,就连音乐家也奏响了“命运”的交响曲。
人为什么要知道命运,能活着,吃喝玩乐不是很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很不好,因为毕竟人不是动物,人有理想,有抱负还有爱心,当然也有贪心、嗔心。人们的遭遇也迥然不同,喜怒哀乐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有人生在帝王,富豪之家,尽享荣华富贵。有人命运多坎坷,尽管辛勤耕耘一辈子,还会落得,饥寒交迫的命运,死后也许还要横尸街头。历史上比比皆是的现实,不由得不让我们深深的思索,命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多少人穷途末路,潦倒困苦时,质问苍天,为什么造化弄人?为什么老天这样不公?搜索古往今来对于命运的解答,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答案。
镌刻在古希腊神庙金顶上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是啊,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搞不清楚,何谈什么认识命运呢?
西方的基督教则说,放下人的无知骄慢吧!其实,你的命运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属灵"的人(所谓“属灵”指的是一个人的宗教信仰的纯粹精神的一面,思想、言语、行为都不违反上帝的心意,一位基督徒应该是“属灵”的,活出上帝的形象。)才可以得到上帝的恩典,不信我主的人必将堕落在地狱中受苦。
相信很多人面对命运都有自己的回答,积极的一种说法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孔子对于这个问题是谨慎而慎重的,他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说到了五十岁,孔子才认为自己知道了上天赋予他的责任,换句话说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可见作为孔子这样的圣人来说,了解命运都是如此的困难。也因为了解命了,所以就“乐天知命,故不忧”,没有什么好疑惑、好担心的了。到了七十岁就能够在生命的历程中可以达到“从心所欲”的程度。
年逾七十岁的袁了凡先生也终于找到了关于命运的答案,并且还将自己的答案写了一部书,留给了后世的子孙们,因为是家书,写给家中子弟们,所以也称为“训”,后人称之为《了凡四训》。
在家书中,了凡先生没有过多哲理上的探究,他是以很朴实的白话将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心性的了悟过程娓娓道来,书中的事情大多都是亲身经历或亲朋好友的真实故事,读来甚为亲切,发人省思。
当然,因为是明末时代的白话文,现代人看起来还是需要一些简单的解释。
因为毕竟时代不同,跨越三百年的历史,书中的一些观点及事例,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不能以现在人的眼光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或者盲目批评、否定。我会在文章的简译过程中,结合现在的社会人文加以简单解说,在重温古贤者的教导中,能够对自己有所帮助,也希望读者从中有所启发感悟。
一、童蒙养正——人生的第一堂课
了凡先生以家书的形式将自己对生命的体悟,传达给子女,这种教育形式是家教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历来对家教极为重视。有钱人家还设立私塾,这是为子女进入正规学堂之前的学前教育。这阶段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大量知识的教授,而是日常言行规范的指导,尤其重视学生优秀品行的养成。先学做人,后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次序是古人的智慧。否则,三岁偷针,长大偷金,再多的知识,进了监牢又有什么用呢?
家教所形成的门风就有所谓的边务农边读书的耕读之家、悬壶济世的杏林之家、习武报国的行武世家、标举儒雅的书香门第,抑或是世袭爵位的官宦门庭,世间最为显贵荣耀的莫过于皇家贵胄,由此也产生门当户对之说,若是因事情被旁人指责为家教不好,那可是相当严重的一句话,有辱门庭。当然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其中的精华糟粕也是需要筛选的。
家风的延续无非言传身教,因为是对子孙的教诲,字字句句皆是人生经验中获得的痛切认知,发自肺腑。谁人不希望子孙能光耀门楣,这也是祖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遗家万金终有家财散尽的时候,不如将自己得来不易的人生宝贵经验传之后世,可谓字字千金。
《了凡四训》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仍然为当代所重视,很多高僧大德不断印行此书,讲解此书,也说明其中所陈述的道理真的是非常的珍贵与难得。
古人所留下的家书,言简意赅莫过于诸葛亮的《诫子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致远。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其他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童蒙读物,如《弟子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从人伦五常的认识到日常行住坐卧的自我言行管理,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启蒙教育。
风气流行更是波及到东南亚、日、韩等国,韩国的童蒙教育里明显的就有儒家的痕迹,如“父母有命,俯首敬听”、“爱民如子,为国尽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饮”、“行必正直,言则信实”。
童蒙养正以现在的观念而言,就是扎根工程,根扎的越深,枝叶才能越繁茂,果实必更可口香甜。若是从小的观念不正确,小树苗开始就长歪了,怎么期望它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呢?
有了良好的教育,行为言谈自然与众不同,习惯成自然,成为一种能力,命运的好歹即由此而大有不同。从个人的修养延伸到家庭、家族,再扩展至乡邻,城镇,移风易俗乃至到最后整个国家的命运都会改变。这就是传统圣贤文化建立的文化模式,所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必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古人对那些好高骛远的人警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朱子家训》首句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自己的起居生活倘不能料理,如何能指望以后有所作为。
可见,童蒙养正是改造命运的第一堂课,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袁了凡先生回溯他的生命改造的历程。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