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讲记---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第十二卷)

日期:2018-01-12 14:52:46 作者:了凡同修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这是他的德行,心地仁厚,推己及人。“守法公平”,决定不受人家的贿赂。

  【时县宰严肃】

  “时”是当时,这个县官非常严肃。

  【偶挞一囚】

  偶然之间,鞭打一个囚犯。

  【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

  这个囚犯触怒了县官,县官毒打他一顿,打得遍身血流,这个怒还没有消。

  【杨跪而宽解之】

  杨自惩跪在地下帮这个囚犯求情。

  【宰曰】

  这个县官就讲:

  【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

  他在帮他求情。县官说:这个囚犯做的坏事太多,“不由人不怒”,县官说出他发怒的理由。

  【自惩叩首曰】

  杨自惩叩首向他报告。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杨自惩说得很好!“上失其道”,这句话很不容易说出来,从这个地方看,他的确是存心仁厚,不怕自己丢掉差事,他讲真话。‘上’是指朝廷。现在朝廷本身有过失,人民对朝廷信心丧失。由此可知,百姓犯法,过在哪里?过在没有人教导他。谁负责教导?儒家教学,地方官员│县市长,知县古时候称‘父母官’,你是这个地方人民的父母,你是人民的老师,你是人民的领导,儒家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那个‘之’是人民。地方上的首长是人民的领导、是人民的父母、是人民的老师,你的子弟为非作歹,你没有把他教好。这个‘上失其道’里面的含义很广。

  杨自惩真是有胆识,平素这个人有德行、有胆识,敢说真话:你在审问,审问得其情,他真的是做了很多坏事,应该要判重刑,你要怜悯他,不能生欢喜心,“喜且不可,而况怒乎”,你怎么能够发怒?县官也不错,听了杨自惩的话,把发怒的情绪也就降温了,不再发怒了。

  【家甚贫】

  杨自惩家里贫寒。

  【馈遗一无所取】

  当然,他能够帮助这些苦难的人,特别是这些囚犯,他有怜悯心,常常帮助他们。人家当然有一些送礼来托人情的,他“一无所取”,大公无私,凭着自己良心办事,绝不受贿赂。

  【遇囚人乏粮】

  有的时候,囚犯囚粮缺乏的时候。

  【常多方以济之】

  他天天想方法来帮助他,到一些能够行善的人家,向他们捐助,来帮助这些囚犯,让他们能够吃饱。

  【一日】

  有一天。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