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积德造命法(三)

日期:2017-12-25 08:23:06 作者:了凡同修网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三、格物致知之真义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这是假设一个疑问。或者有人这么问,儒家常讲的“格物致知”,“物”是讲天下事物之理,“格”当穷尽讲,我们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道理,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们的知识学问,使我们对一切法样样都能够明了。这跟大师所讲的不一样,大师是以人欲为物,以本性里的真智慧显现出来为知;去妄克欲之内功显现,称做“格物致知”。  
    答曰,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  
    印祖在这一篇一开端,就把修学的因果提示出来了,后面的文章,不外乎是发挥这个道理而已。圣贤之道就在诚与明,这两个字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不必再说了。诚与明都是讲我们自己真心本体。 
    尤注说:“诚即惟真无妄之性德,明德即一真湛然之心体。”所以诚与明都是从本性上说的,本性的理体、本性的作用,用这两个字来形容、来解释。诚与明,在名字上讲是两个字,体上是一个。 
    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 
    “知、意、心”这三个名词,也是从真心理体上说的。诚、明是从两方面说的,知、意、心是从三方面说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说是有三,体是一个,便晓得一而三、三而一了。  
    格致诚正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  
    两方面、三方面,综合起来还不是一桩事情吗?此指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什么叫做“闲邪存诚”?闲”是防范的意思;“闲邪”就是防范邪思、邪知、邪见。一个人常常能够提起警觉心,预防邪知、邪见不让它侵入,才能做到诚明的功夫。诚明为什么失掉?就是邪知邪见侵入了。  
    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  
    讲到做功夫,关系到我们日常修持的事情了。“检点、省察、造诣”“造诣”,全神贯注不到不罢之意。修行一定要成功,从那里做起?明是总纲,明就是真智慧。诸位想想看,世出世间法都是以真智慧为基础,而不是以聪明。世间的聪明与真实智慧不一样,这千万要把它分别清楚。佛说世间聪明是八难之一—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与真智慧的拣别在那里?世智辩聪是有分别、有执着的;真智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作用看起来一样,用心不一样,作用受用也不一样。一个是从分别心生出来的,一个是从无分别心生出来的。  
    佛经确实是智慧,真智慧。我们现在念佛经,为什么我们真智慧不能现前?那就是我们仍用世智辩聪来读佛经,所以把佛经也变成世智辩聪了;不但不会开智慧,也开不了悟,成就不了。我们的心清净了,用无分别心来读经、来听经,一看就开悟了。换一句话说,那些开悟的人,会用功的人,我们跟他用的方法似是一样,而用心则全不一样。人家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他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心在念,怎么会一样呢?当然不相同。如果有人问学佛有什么秘诀?很简单,秘诀就是:“于一切法当中无心。”在一切法里有心就不行,你一分一毫也入不进去。    我们细看佛菩萨日常生活形式与我们没有什么分别,《金刚经》表现的尤其明白。释迦牟尼佛发起般若大经,是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发起。我们哪一个人哪一天不穿衣?哪一天不吃饭?人家穿衣、吃饭,是证无上菩提;我们穿衣、吃饭,是造生死根本。那怎么会一样呢?这就是说明了事是一样,心不一样;他穿衣、吃饭没有心,我们穿衣吃饭有心。穿一件衣服,要讲究什么质料?什么样式?吃饭要适合口味,要挑挑拣拣的,这就是生死根本。  
    诸位想想看,我们穿衣、吃饭是不是攀缘?佛菩萨穿衣、吃饭是随缘。古德说得好:“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怎样是造新殃?攀缘就造新殃,随缘就不造新殃。所以大家要时常记住,十大愿王之“随喜功德、恒顺众生”。修行必须依真智慧(明)为总纲,下面的细目,一一都是以智慧为根本,这就是佛法。如果没有真智慧作总纲,则所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世间法。  
    若是依真实慧随缘,一一法皆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是佛法。若用攀缘心,则天天念经、拜佛、弘法利生都是世间法,都是生死根本。用攀缘心弘法利生,依然是生死根本,确实是生死根本,只在人天里修一点痴福而已。  
    此处所讲的句句真实。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用随缘,而不用攀缘,则你行的就是“菩萨道”,修的就是“无上菩提”,即是古人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法法攀缘,则一切法皆非佛法。祖师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深,希望我们能依照《了凡四训》来修行,事相上要照这样做;再用随缘的心,那就是行菩萨道,《了凡四训》变成无上醍醐。本来是世间的福报,结果变成出世间无漏的福报,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明为总纲”非常的重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行的别目。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德也。 
    这些功夫有深浅,有次第、有目的,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恢复我们的明德。  
    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  
    我们的“意”为什么不诚?“心”为什么不得其正?就是面对五欲六尘,我们做不了主,被它牵着走了。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它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自己没有一点自由,身不由己,为境所转,所以意不能诚,心也不得其正!还是刚才一句老话,心离不开攀缘,所以心被境界牵着走,作不了主宰。随缘就作得了主,不被境界牵着走,在万物当中自己作主,这才是“诚意、正心”。见到好的吃,就想把它得到,心就被贪欲境界牵着走;见到好玩的,也想得到,心被好玩的境界牵着走,心那里会有诚!那里会有正呢!甚至于此地有一部很好的经书,我们看了很喜欢,也想得到,这心被佛经牵着走了,心还是不诚,还是不正。为什么呢?佛经还是一物。见到释迦牟尼佛来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心里要是欢喜、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顶礼膜拜;你还是博地凡夫,被释迦牟尼佛的幻相牵着鼻子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家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道理在那里?就在不被他牵着走,心里头一尘不染;要是动一念,“佛来我斩他,魔来我斩他”,还是被牵着走。既然碍不了事的时候,你斩他干什么?动一念就是攀缘。    请细细想想这个味道。我们还想真正学佛,真正培养自己圆顿的根性,要从哪里修练起呢?要从万境上不动心练起。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像《楞严经》所谓的“用根不用识”。根不会用,用识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这也就很了不起,那跟明心见性,就隔一张纸而已,很接近。可是我们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真性不会用,心王也不会用,心所当家。展开《百法明门》,五十一个心所当了家,五十一个心所作主宰,所以是处处攀缘、时时攀缘、念念攀缘,无时无刻不在那里造罪业。那一天才能离得了轮回!那一天才能得到解脱呢!纵然是修福,未必是真福!怎么说不是真福呢?我们对于什么叫做福?什么叫做罪?实在是分不清楚。往往把罪当做福,把恶当做善,把邪当做正,自己搞不清楚,还以为做了很多好事。这是愚痴,这是无明。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外面邪教很多,拜神、拜鬼的也叫菩萨。有些庙祝来找你化缘—土地菩萨像坏了,请你发发心来修补,来修庙。你出了财力,以为做了一桩功德,殊不知那是邪神、邪鬼,你出钱帮助他作怪,他造作罪业,他是主犯你是从犯。这是邪正、是非不明。《楞严经》说得尤其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是讲我们佛门里面邪正不分、善恶不辨。佛门以外我们容易辨别,佛门里面不容易辨别。要是没有智慧,没有明德,往往自己以为修很多功德与福报;将来报尽之时,到阎王老子那里,一算帐都是罪业,自己还不肯承认,几时才能觉悟呢!所以这一段特别注重在智慧上,是教我们转世间有漏的福报,而成就出世无漏的福德。无漏福德是无量无边,有漏的福报很有限。这是印祖在序文里大慈大悲,开导我们学袁了凡,要把心境转过来,把世间福转变为出世间无量的大福,这是祖师这篇序文立意之所在。  
    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  
    断恶修善的方法,祖师开导我们以“明”为总纲,明就是“智慧”。修学无上菩提,如果智慧不能现前,再好的方法,还是免不了盲修瞎练。菩萨六度中,如果没有“般若”,其馀的五度—从“布施”到“禅定”,皆是人天有漏福报。修行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要成佛作祖,而其结果还是在人天两道享福,这就是自己路子走错了,所以说是盲修瞎练。假使我们修学的目标是求人天福报,般若智慧就不会现前;福报能不能得到呢?也未必能得到。我们读完《了凡四训》之后,也许就明白了。原因就在我们凡夫对邪正、善恶、是非,很难辨别,而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得到。我们经常自己以为修的是善,断的是恶,殊不知事实恰恰相反—断的是善,修的是恶,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所以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然后才能改造自己的命运。  
    在序文里面皆是指导我们智慧第一。为什么呢?明为总纲。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修身、齐家,这一套是方法。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把物欲格除。换句话说,要做的第一桩事,也就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是什么呢?先在境界里面学“不动心”。在一切境界之中,将自己的贪、瞋、痴、慢断除,这就是‘格物’—要从心地格除物欲,只要你做到这一步,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透出来,透出一分就很难得。为什么呢?这一分是真智慧。从此以后,有智慧作为我们修证无上菩提的基础,一切的修为皆得其正,如此怎么会不成就呢!所以祖师在这里引用古人两句话教导我们,这两句偈是:  
    “慧风扫荡障云尽”,“障”就是五欲六尘障碍自性智慧德能,好像云彩障碍阳光。智慧比喻大风;风把云彩吹走,就没有障碍了。这说明智慧一透出来,障碍就没有了。  
    “心月孤圆朗中天”,这句容易懂。明月中天,才能将一切事物真相照得清清楚楚。  
    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    这是自古以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教人修行的次第,千万不可疏忽。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研教之所以不开悟,就是把顺序弄错了;所以路走不通,越走越艰难,到后来多少同修们,连信心都丧失了!原因就是没有按照祖师指导的顺序修学。换句话说,我们将纲目颠倒了,乱了头绪。印祖在此地,把我们向来修学的毛病给我们点破,并指出古德修学得以成就的一条道路来让我们走。  
    “从泛至切”,“泛”是泛泛;整句表示慢慢走上切实。  
    “从疏至亲”,“疏”是疏远;“亲”是亲切。这是一定的次序,不容忽视。 
    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这一段话说得很好,就是说明“格物”的大意。一般人把格物讲错了,错认“格物”就是要研究天下万物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讲的博学多闻。博学多闻毕竟是少数人,这样说起来,成圣成贤只有少数人有分,那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希望了!佛在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所以祖师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格”是格除,“物”是物欲。要能懂得这个讲法,就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格物”、“致知”也能做得到。可见得圣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不一定要博学多闻的大学问家,他们才有分,不认识字的人也有分—没有念过书的同样可以做圣做贤,可以成佛作祖。  
    假如是要“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这是过去一般人解释“格物”的说法——格物致知而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照这个讲法,只有“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还不行,还得要“遍游天下”,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人可以够得上格物致知的条件。确实有很多人有这种误会,这种说法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并不是圣人说的。圣人的意思,这个“格”确确实实是‘格除’的意思;唯有格除物欲,我们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中自生智慧。  
    诸位读《六祖坛经》,你看六祖大师对忍大师讲:“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他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心里面生智慧。他为什么生智慧呢?就是他将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离相离念,心地清净,所以他心里生智慧。我们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智慧不能现前,就是被物欲所盖覆住了。物欲盖得愈多,向外透的智慧就愈少;物欲盖得愈薄,透的智慧就愈多。无论透的智慧多少,我们都是为物欲所障碍了,凡夫、小乘、权教菩萨皆不例外。到什么时候物欲(贪瞋痴)才真正从心地里面断除?就是世间的万法,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你都能“一尘不染”;佛菩萨在你面前,你的心地也如如不动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是格物的功夫到家。为什么呢?本性里面的真智慧,毫无障碍地透出来。  
    “纯厚天资”,就是佛经讲的“善根深厚”。《弥陀经》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一定要深厚(多)的善根、福德、因缘。只要心地纯厚,这种人修道,比那些世智辩聪要容易得多;对于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些人比世间那些有学问、博学多闻、行万里路的,反而来得快,来得踏实,绝不是没有分。这是印祖从反面给我们说的。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